今天晚上在市委大楼二层宣传部会议室召开太姥文化进校园编写组会议,邀请白荣敏主任指导。经过前期细致周到的准备工作,中学版读本指导思想为知识性、教育性、思想性、可读性、乡土性。分五个篇章,每个篇章分五个小节(具体有微调),在每个小节后,拟设3个小版块:延伸阅读、学科链接、思考探究,以示补充拓展。
五个篇章分别为:
一、历史篇:往昔烟云 慷慨壮歌,含先民足迹、温麻故地、明代抗倭、福鼎建县、红旗不倒
二、地理篇:诗画山水 远近城乡,含海上仙都、分水雄关、东南良港、最美海岛、锦绣桐城
三、物产篇:丰饶物产 蓬勃家园,含叠石银硐、玄武石材、白茶飘香、乡土奇珍、鱼虾蟹贝
四、人物篇:先贤风范 袅袅书香,含林嵩草堂、朱熹高足、宋武状元、抗英英雄、兰社风采
五、文化篇:福地民俗 鼎邑芳华,含西昆祭孔、瑞云畲俗、沙埕铁枝、福鼎方言、舌尖美食
今晚探讨比较激烈的一个问题是太姥娘娘要不要进教材?一个观点认为:太姥娘娘有宗教色彩,不宜进入材料。另一种观点认为:太姥娘娘是人文始祖,东南始祖母,应该要进去材料。
我认为太姥娘娘进教材,不是探讨要不要,而应主要探讨哪个角度?太姥娘娘是一个流传千年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太姥娘娘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的人们,救人的故事。赞扬了太姥娘娘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民族精神。一是让学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敢于大胆想象的信心和勇气。二是体会太姥娘娘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精神。
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说,人类文明的基础就是我们可以构建共同的想象。而苦难的记忆和崇高的意义,是能把想象共同体构建最彻底的方式。所以,犹太有大流亡,中国有大禹治水等等,没有这些故事,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凝聚力。甚至在商业世界里,大家也在不自觉地用这种手法。很多大公司,他们强调最多、流传最广的故事,也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曾经遇到的难关和苦难,另一种是他们怎么凭着智慧和坚持,克服了这样的难关和苦难。
看来,找到一个苦难的故事,构建想象的共同体,这是人类共同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