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细雨中的呼喊》我是歇歇停停看完的,今天将最后的四分之一补看完,确是越看越有味道了,感觉他的小说与莫言作品有相似之处,都是描写苦难,描写人性当中丑陋的部分,但俩人还是有区分的,莫言是挥刀的山东大汗,而余华是拿小刀细刻的南方小生,一样让读者沉浸于悲哀中难以释怀。
成人的冷漠与恶毒在本书中展现的淋漓尽致,我是经历过20世纪7、80年代的人,那个时候我上小学与中学,我是那么要强,渴望老师的认可,也许是表现欲让每一位老师反感,因为有句名言说的好,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而且每个老师都那么含蓄不露,所以他们讨厌表现,讨厌一个人跃跃欲试的个性,我几乎没有受到过老师们的喜欢,尤其是上了中学,记得初中时,班里突然来了位帅气的男生,而且父母都是部队干部,这下不得了,情窦初开的女生们都对他暗生情愫了,有一次我们在一起八卦说一位女生给他写了信(就是现在讲的情书),我也激动的参与进来,后来不知怎么就变成我说的,那个女生不依不饶告诉了班主任,我确实也讲过她,但那是另外一个女生告诉我的,因为那个女生是我们班的"鸡头",如果得罪她,她会孤立我,让全班同学都不理我,我不敢得罪她,只好自己扛下来。
有一天班主任请我家长,我妈去了,在教师办公室,班主任当我妈面斥责我,说我道德败坏,我妈也附合着她说我,我心里万般委屈,不敢申辩,好长时间走不出阴霾,我还怕班主任从此讨厌我,每次在走廊上碰见她,都要讨好的问候她"老师好"而每次她都会蔑眼斜视着,鼻子里哼出一声"嗯”字。
小说中的主人公国庆在学校因调皮,惹恼了娇弱的女生,让老师惩罚的浑身无力,恐惧不巳,那比打骂还可怕的手段,让老师把自己都佩服的五体投地,他只对国庆说一声,我要罚你,然后,就没了下文,国庆在惶恐不安的等待中,昏沉沉熬了几日,当他以为是自己多想,其实老师已不记得的时候,某天,老师又走到课桌前对他暗戳戳一句,我还没罚你呢!于是国庆又被打回昏沉沉的日子里。
书中丑陋的人性描写的太多太多,沒有不真实的感觉,因为我们经历过,确实如此!难道都是因为贫穷吗?(比如国庆父亲对其自己父亲的诅咒,希望他快死,因为年老失去劳动力,白占家里面的口粮)贫穷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人的"亳不畏惧”以及政治环境的塑成,勇敢的出卖他人,以保自身政治的清白。
少年时的经历,记忆中的点滴,让作者回到过去,在细雨中呼喊!
老去已忘天下事,梦中犹见牡丹花,在虚无中犹见。
愿人类永远在爱中繁育绵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