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忙碌的空隙中,抽出一个小时奔向书店,随意翻开一本周先生的书。哲学出身的他,总会不经意间让自己的作品透出有些作家所不具备的思辨,于是我便不假思索的从书架上拿下来。谁料坐定后打开一看,全书皆为片段式的说理,让我甚至有重换一本的打算,因为我一向不欣赏这样的行文方式。但一小时的时间让我想着与其重新寻找,不如静下来细细品尝吧。那一个小时的经历已经过去了一个星期,记得的虽只是只言片语,但让我在闲暇之余一直不停的细细把玩。
一、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
要什么分为两类:“应该要什么”与 “能够要什么”。应该要什么取决于自身的价值取向。在世事纷扰中,想要知道这点实属不易,毕竟你我皆凡人,想要的实在太多太多。就目前的我而言,是无法理清的。无法理清便不要逼自己理清了吧,于是换个角度曲线救国,想清楚自己不想要什么也好。简单想来,除去不想要的,剩下的应该便是想要追求的了吧!
想到之前让学生做的一个选择实验。在一张纸上写上自己最珍惜的五项人或事,然后一一划除。因为划除就意味着失去。有些孩子们很认真的做着选择,甚至到后面干脆放弃了,有些情感细腻的女孩子都哭了。我想如果让我来进行这个测试,最后剩下来的只是生命吧!死生之外,皆为闲事。这样想来,绕在心中再久的烦恼与忧愁都不值一提,毕竟对我而言最想要的生命还在,便足够了。
二、活在当下
这一直便是我的生存理念。任何人若因此批评我鼠目寸光也罢,我是决然不会为此辩解半句的,这就是我的理念,与人何干。看完周先生的观点后,原来我理念中的“当下”是属于前三种中的一种或兼而有之,而这样的“当下”实际上也只是时间片段中的一抹淡绿。现在才明白,真正的“当下”应该是一种平静下的永恒状态,是一种无论前天、昨天发生过什么,或是明天、后天会发生什么,自己总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过好今天、明天,不悲不喜。这应该是一种积极的状态,是自我选择的结果,而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式的放纵或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遣。
三、目标与状态
初入社会面对这两个词,能有机缘理清它俩的关系,就单从工作的角度来理解,对我来说都是益处多多的,更遑论其他。从在校期间的意气风发,到毕业时的东奔西波;从刚入职时的诚惶诚恐,到谙熟后的按部就班。在看似一路往前的表面下,你是不是也曾像我一样猛然发觉缺少了些什么呢?抬起头、闭上眼,是否还能触碰当时的目标,还能有勇气坚持走下去?
那是不是这样就意味着失败呢?我想如果成功或失败是如此定义,那成功便只能是片刻的风景,失败却成为永恒的主题,而当初的目标便终日称为你自己为自己头上悬着的那把利剑了,所以我更看重的是状态。不管是多久的未来,我还是像如今般生活,还是未能达到目标,但只要我能每天都是取悦自己的状态,就不会去追究目标问题了。因为目标应该是实践上而不是理论上的,目标的终极目标不过也只是一个好的状态而已。
放开目标,为自己找一个好的状态,工作是然,生活亦然。
四、不较劲的智慧
不较劲,是不与他人较劲,不与老天较劲,不与自己较劲。
说到底其实是不与自己较劲。了解自己,知道自己能支配什么,不能支配什么;认清自己的天赋和不足,不能支配的听天由命,即不与天较劲;可能支配的便去努力,至于结果,同样只能听从天命了。这似乎有一些宿命论的意味,当然我也并不排斥信仰,甚至承认很多问题其实是信仰缺失所致。每每遭遇自身无能为力之时,往往会选择诉诸于某种神力,所有的好坏都有未知的神来解释承担。这样不较劲的态度,不与自己、老天较劲的从容,便多了一份坦荡与轻松。
不与他人较劲的基本还是不与自己较劲。你会不止一次的发现在与人较劲的际遇中,其实你没有放过的只是自己而已。对此我有过一次很深的体会。曾经一段时间内,总是一提到或想到某人,便会像被她抢走我最心爱的礼物般无缘的憎恨。但可笑的是彼此并不相识,纵然遇见也定不能将彼此认出的。而这样的情绪却扰乱了我很久的心神,现在回头看看,其实对她的计较,其实也只是对自己的较劲,或许其实她就是自己。放过了自己,便也放过了他人;放过了自己,于人何所不能容。
五、健康的生命
周先生笔下对健康的定义并无多少新意,但同时他指出一个健康的生命,必定也是一个多思的个体。而这个多思所思考的,不应是具体的琐碎,所以他一再强调不要为小事思虑,那样的思虑只会伤身。这样的体验并不罕见,我们往往会很容易陷入小事中,而小事会被无限放大,呈星火燎燃之势。这是每个个体都可能遭遇的尴尬,而一个健康的个体,便会有意识地将自己与外部遭遇隔离,从历史的变迁、宇宙的广袤、人生的百态中思考。多对一些抽象的食物进行思考,坚持培养自己这样的思考习惯和能力,将自身与琐碎的具体隔离开来,再回头看便更容易活出一个健康的生命。
六、哲学给了生活什么
从一个哲学系的那里曾得到一个哲学入门的书单,而且还不忘善意提醒“21C的青年必然多少要看一些哲学的作品的”。但终因我的懒惰和对哲学的畏难情绪而搁浅了。毕竟亚里士多德、阿奎纳相比范爷、米勒来说太枯燥了。而相对于一些实用类书目来说,哲学书似乎又被归类到“无用”这类。当接触了一些被标以“无用”标签的作品,特别是几本犯困的哲学书后,才真正的领悟到朋友当初的好意。
在一件件繁琐的事务缠身时,正是这些无用的书,教我如何用抽象的方法来处理具体的事情,而这样的准则比具体的实用指南要有意义得多。因为实用性的书只会教你如何照着去做,而“无用”的书只会教你如何思考,让自己去想清楚应该如何选择。当遇到顺心或不如意的事情,学会用哲学的思维跳出来,真实的去思考生命的价值、生活的本质。在这样的格局下,具体的琐碎便触手可破,不顺心的遭遇也烟消云散,同样再激动的欢喜也风轻云淡了。
当领悟到从整体感悟事物的乐趣,再回到局部中去时,虽然一天天过的还是具体的生活,但思考方式不一样,心态也会不一样了。于是,我便更加坚定了继续读无用的书,做有梦的人!
后记:一本好书,不仅仅只是引起共鸣,而更应该能够让读者有独自思考的留白。周先生毫不讳言的说:如果你只是毫无保留的同意我的观点,并不能与我进行有意义的讨论,那么请你走开。我想这便应该是哲学所追求的个体意识和思辨模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