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班的路上经过加油站,突然对“加油”一词产生兴趣和疑问,我自己对这个词的产生颇感好奇。于是便到网上去查了一下这个词的来源。
一、据说,清朝嘉庆年间,有一名叫张瑛的官员,在午夜时分会派手下携油篓巡城,如果见到哪家哪户有人亮着昏黄的灯光在勤奋读书,就去给添一勺灯油,顺便给几句鼓励的话语,而后来他的儿子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这是“加油”的由来之一,不过,从这个方面可以看出来,“加油”一词是用来勉励学子读书,鼓励其上进,期待其有为之意,与当前人们的用法有相重叠之处。
偶然间,读了简小彬的短篇小说《悠悠水碾房》。小说中认为“加油”一词出自榨油作坊。......“加油”,本是榨油作坊里的劳动号子。几个人喊着号子,撞钟似的一用力,榨出的油就加进接油的容器里。加油,原本是不断重复因为先出了力,才能加油的过程。
......
传统的榨油工艺是先把花生、芝麻或油茶籽等原料经烘烤、碾、蒸后做成饼,把多个饼竖起来横排码放到木制的榨槽内,再一根根地往槽的右侧(或两头)插木楔。插楔是个力气活,一般要几个人抓住绳子、锤把或抱住锤身,有点儿象撞钟一样,用悬吊的石锤或木锤向前撞击木楔。这个动作又叫撞油。大家或掌锤的在这时就会喊号子,如“一二三,加油”、“加油,咳哚哚”之类。 -----------------百度百科
二、百度百科言,“加油”一词还可能出自榨油作坊.榨油的汉子们使着巧劲,用力的往油槽里插木楔,这不是个单干活,是团队协作,为了保持动作的一致性和瞬间爆发力需要一个撞油节奏,这类似于赛龙舟时的“鼓是令,梢是命”。掌锤的有节奏地喊着“一二三,加油!”或者“一二,加油!”,那木楔就在干烈的冲击下缓缓插入,被挤压的饼就会渗出油。因此,一个好的喊号节奏对于榨油生产还是很重要的。那在这里,“加油”一词便代表“大伙儿齐心协力”、“节奏一致”、“循序渐进”之意,也与我们当前用法相似或者有意思重叠。
三、一个典故(待考证)
明朝宰相刘伯温在成就大业之前曾非常想与前朝智者诸葛亮一比高下,可惜诸葛孔明逝去多年,让刘伯温无从比起。一日,刘伯温手下兵丁来报,说掘得一墓,疑似诸葛亮的。刘伯温大惊大喜,立即前往。到墓室里一看,果然颇为大气。上刻有北斗七星,下刻有九曲黄河,中间是一具石棺,饰以精美图纹。石棺旁有几只大桶,以阶梯形排列。每只桶下有一小孔,正对着下方桶的口沿。最下方一只桶的侧面是一盏油灯,灯还燃着。刘伯温仔细分析,方知那一只只桶里都是装油的,由上向下滴,直至最后的油灯。这数个大桶里的油就供这油灯燃了几百年,可真谓“长明灯”。刘伯温满怀敬意走近那盏灯,却发现所有桶里的油已枯竭,油灯里的油也只剩少许,灯火在微风中几欲熄灭。刘伯温不禁大笑:“诸葛亮呀诸葛亮,想你一世英明,死后的长明灯也燃了几百年,但最终还是会在我刘伯温的眼前熄灭!你再怎么伟大也成为过去了,我刘伯温才是当世英才!”这时,微风吹动了那盏灯下的一张纸条,刘伯温好奇,上面拿起一看,上书八个大字——老刘老刘,赶快加油!刘伯温大惊,想诸葛亮居然能预测到几百年之后的人和事,果真神人。于是也不敢再多加拂扰,速命人抬来灯油将数只大桶皆以加满,大拜之后,再叫人重新封闭墓室,方才离去!刘伯温加油之后,更加注重自身修为,终成一代相臣!
虽然故事诙谐幽默有待考证,但是其中蕴含的意思很明了,“加油”一词有鼓励后来者居上之意,对水平不同者皆为鼓励。在如今时代的运动场上,“加油”的含义也是作为鼓励选手的呐喊助威用语,那么其中的含义也是鼓励所有运动员选手们都竭尽全力,努力拼搏,超越自己。
时间有限,我只查了有限的资料,并没有做太多的考证。“加油”一词,在我们看来是如此的寻常。父亲母亲在孩子上学前摸摸他的头,说声“加油”,让孩子一天都有好心情,积极阳光地学习;考试前紧张复习着的考生在心中默默地“加油”,挥去疲劳,继续埋头啃书做题,希望能考个好成绩;公司里,团队在项目中遇到困难难以解决,领导一声“加油”鼓舞士气继续苦干;病房里,大家送去的“加油”鼓励让病人们眼中重现希望......甚至还有些人的工作就是喊“加油”。
这个词是如此的普遍,但是细细想来我们并没有在使用它的时候想太多,这个词已经完全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就像衣食住行的必备物一样,紧紧地贴合着我们的生活。“加油”,蕴含着的温暖人心的向上力量,就像给汽车加油一样,让人动力满满,一往无前的疾驰。
“加油”,那握拳头的姿势让人充满力量,
{
高考加油!
中考加油!
高三加油!
你是最棒的,相信自己,加油!
撸起袖子加油干!
孩子,加油,不要放弃!
加油吧,男孩!
......
妈妈,加油!
中国,加油!
地球,加油!
}
“加油”,不是一句语重深长的劝解,不是柔情似水的告白,她是一句简而有力的鼓励,是温暖人心的安慰,是充满人性力量的感动。
为自己加油,为他人加油,为未来加油。
为生命,常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