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之所悟与随想
■巴山雪儿
有人说,“作诗,是一种乐趣,是一种心情。作诗,是一种排解,是一种宣泄。作诗,是一种思念,是一种回忆”(引语见简书里的作者尘123123之诗观或个人为诗之简介,下同。),我看有那么一点点。
其实写诗,也是一种与人分享你的喜悦与分担你的忧愁。不尽是自我解嘲,写诗更多的是社会责任的担当。诗和其他文学一样,其主要社会职能,是以诗教化人,从而达到美育的社会效果。于此,不少的人更懂“诗里有心境,诗里有灵魂,诗里有故事,诗里有人生”,就引来千千万万的古今诗人去写“诗里心境,诗里灵魂,诗里故事”,从而达到读者感悟“诗里人生”的社会效果。我想,这或许就是为诗的社会意义。
于读者这方面,“读诗,是一种默契,读诗,就是在读自己。”诗,其实不仅仅只有自己在其中,更多的社会的影子在里面,诗是一种以“小我”已观沧海的,如果将读诗完全定格在“读自己”也就太小看诗了,诗人的初心是“读诗就是读社会”的。循着这条线想去或走下去,诗人的初心就有人去懂了。
诗人的诗,其承载形式有若“顺口溜”有若“喃喃自语”,不管哪种形式,只要是真情的天然流露都行,诗也是讲究“真善美”的,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当然,暂时性的“懂”与“不懂”那不是诗之本身的问题,而是需要从其他方面去认识去研究去解决的“社会问题”。若是去完全怪罪于诗人(当然诗人方面也有几许),那是不科学的态度,会直接影响诗歌的正常运行。
有不少的诗人,对读者读其诗时所产生的“懂”与“不懂”的问题,常常归于“不懂诗人本身”,我看不至于吧。还有诗的发展,其超前性也容易导致感悟上的断层,也在情理之中的。还有诗所承载的社会内容的多样性,也会拉大读者与诗的距离的,这就需要一个去阅读去领悟的过程。加之读者层面,本身就是多样化的。正是如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之,从产生问题的源头做起,我看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好,关于诗之所悟或随想东西还是不少的,暂时书谈于此,后来再谈,请批评。
2017.11.23.于浙江温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