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首朗朗上口的《二十四节气歌》生动地将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编成诗歌,广为流传。
今天是2月3日,是2021年的“立春”节气。如果你再翻翻日历,就会惊奇地发现,2022年的“立春”在2月4日,而即将到来的牛年却从2021年2月12日开始到2022年1月31日结束,刚好避开了这两个“立春日”,也就出现了我国传统历法中的“无春”现象,这样的年份也被称为“无春年”,也叫“寡妇年”。
那么“消失的”立春究竟去了哪里?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要先了解我们是通过什么来计量时间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历法”。
最早出现的是阴历,也就是月亮历。可能是因为月亮的阴晴圆缺最明显,也可能是因为那时候的人们晚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吃完饭后就只能对着月亮发呆。总之,每一个古代文明几乎都有属于自己的月亮历。经过长年累月的总结,人们发现,月亮从缺到圆再到缺的时间大约为29天半,于是古人将这个时间作为一个月。
渐渐地,新的问题来了。按照这样算下来,一年只有354天,比我们知道的一年365天少了11天。一年少11天,三年少一个月,过了十几年就会出现六月下大雪或者十二月穿背心裤衩的诡异场景。尤其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明明到了该播种的季节,天上还飘着雪花,农民伯伯肯定会崩溃的。
为了能够指导农业,告诉大家什么时候该播种,什么时候该收获,能够准确反应四季变化的阳历就应运而生了。
阳历,顾名思义,就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为一个周期,称为一个回归年。这一年约有365.24天,也就是365天6小时9分10秒。但是人们计算天数肯定是整数的365天,那么剩下的六个小时怎么办呢?很简单,既然不够一天,那干脆凑一凑,等过了四年凑够了一天,就把它加到二月份。这也就是为什么每过四年就是一个闰年,而这一年有366天。
阳历有很多种,在保证一年为365天的前提下,各个国家有不同的划分方式。例如罗马皇帝觉得自己出生的那个月只有30天不过瘾,就经常从二月“抢”过来一天,一来二去,别的月份都是30,31天,而二月,只有可怜的28天。这种历法一直广泛流传,全世界的人都在使用,它就是现在的公历。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最早采用的当然也是阴历。不同于其他文明直接废弃了阴历,全面采用阳历,“念旧”的中国古人们还是以阴历为主。但为了能够指导农事,机智的古人就在阴历的基础上,补充了太阳的变化,并总结为24节气。
早在春秋时期,古人就发现,在每一年中,白天和黑夜的时间长短是不一样的。先是白天越来越长、黑夜越来越短,直到某天时,白天最长、黑夜最短。之后白天越来越短、黑夜越来越长,直到某天时,白天最短、黑夜最长。之后又开始白天越来越长、黑夜越来越短……周而复始。于是分别将这两天定为夏至和冬至。
到了战国后期,古人进一步把一年作了八等分,于是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一共8个节气。
等到了西汉,古人更加精确地把一年作了24等分,并加以命名,形成我们今天所熟知的24节气,这是24节气第一次被完整叙述。
直到公元前104年,《太初历》正式把24节气明确加进历法中。于是这种既包含阴历,也包含阳历的独特理发——农历正式出现。
农历以阴历为基础,将月亮由阴到晴再到阴称为一个“朔望月”,但同时还得保证二十四节气不跑偏。可是阴历一年只有354天,为了弥补这每年11天的“缺口”,古人创造性地发明了“闰月”,平均每两到三年,等缺口到30天的时候,就增加一个月,让这一年变成十三个月。这样一天,平均每年就是365天了。
相信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是阳历的一种,不论月亮如何变化,它都是固定的2月4日左右。而阴历,为了能凑够365天,每过两三年就得补上一个月。2020年就是因为多了一个闰四月,就把原本属于2021的立春给“吃”掉了,于是可怜的2021年就成了人们不喜欢的“寡妇年”。
“无春年”在民间却有这么一种说法:“寡年无春,不宜结婚”。对此,思思老师只能在此郑重地告诉你,“无春年”是正常的历法演变,与婚丧嫁娶、吉凶福祸毫无关系,大家千万不要盲从,更不要相信这些迷信说法。全年无春的“寡妇年”只不过是中国独特的农历导致的“误会”,而且每过两三就有一次,说它能够给人带来厄运,实在是冤枉。
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在这样一个不平凡的节气,HeMi学社与喜马拉雅特别推出《诗与二十四节气》,与你一起体悟四时变化,与万物一起共成长!赶快来收听这个专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