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知识
知识是能够改变你行动的信息。一条信息是不是知识不是客观存在,它取决于了解他的人能否使用这些信息改变自己的行为,产生新的结果。如果你看了一篇励志的文章,看的时候很感动。但什么行动都没有,那这篇文章对你来说只是信息不是知识。
判断信息是否是知识对于教学效果也有一定的启示。那就是学习之后,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否得到了改变。如果学习前和学习后思考和行动都一样,那么显然学习是无效的。
2.临界知识
知识与知识之间是不一样的,有的知识能够更加深刻地改变我们的行为。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知识与知识不一样,有些知识比其他知识的威力更大。少数的知识能够给我们带来关键的影响,这就是临界知识。
3.中国过去30年的社会发展,从认知优势的构建角度看,大概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知识数量构建认知优势
大概从20世纪90年代到2000年,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单一,互联网并没有像今天这样发达到一定的程度。知识大多从书本上获知。大学生是吃香的人群,知识数量越多优势越大。
第二个阶段:知识获取速度构建认知优势
这个阶段是从2000年到现在,互联网在中国日新月异,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单一,互联网的发展让人们对知识有了更多的选择。很多专业知识可以很方便地获得。知识数量构建知识优势被瓦解。以更快的速度获得更新的知识成为新的竞争优势。
第三个阶段:知识深度构建认知优势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国外新的思想理念引入国内的速度大大提升,同时众多行业的媒体在激烈竞争中,基本,对吧?报道国际最新发展动态最基础内容,使得优先获得国外信息这一方法带来的先发优势越来越弱化。这种以极低成本获取第一时间只剩的现象,使得速度优势被极大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