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有友人相荐,才能够得以在这节奏匆忙的城市一睹一座古镇清远悠长的慢时光。这座古镇,远离了繁华大都市的喧嚣,安安静静地隐藏在郊外的书香街巷中,恬静得像一个穿着素服的姑娘,芳名朱家角。
朱家角位于上海青浦区,我的大学也坐落在这样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地方,遗憾的是读了四年的大学也没有去朱家角古镇走走看看。看过七宝古镇和一些类似的古镇,见过如同一致的特色糕点,五花大绑的卤猪蹄,吆喝声中的北京糖葫芦,以及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制作……也或许是先前对古镇的普遍印象,所以并没有带着过高的期望前往。
驱车至街头小巷,要深入古镇还需步行一段,浅行了几条巷子,路过了几座桥,这一次,我觉得这个古镇真不一样了。朱家角,和她的名字一样,有她的独特的味道。
看过了如有雷同的“人造”古镇之后,来到这里,只需踱步到长街沿河,你会惊呼在这座工业文明盛行的城市竟然藏匿了一座原汁原味,保存如此完好的明清古镇,就仿佛阅人无数之后,突然出现一个清丽的女子,她的气质和与众不同让你蓦地眼前一亮,她既有江南水乡的细腻温婉,也有都市文明的雷厉风行,总之,这种发展至今累积的厚重感,会让你每走一步都仿佛在和历史对话。
朱家角历史悠久,清嘉庆年间编纂的《珠里小志》,把珠里定为镇名,俗称角里。宋如林在《珠里小志》序中,曾有这样描述:“今珠里为青溪一隅,烟火千家,北接昆山,南连谷水,其街衢绵亘,商贩交通,水木清华,文儒辈出……过是里者,群羡让耕让畔之风犹古,而比户弦歌不辍也,虽与高阳里,冠盖里媲美可也”。从中可以领略到200年前的朱家角商业日盛,烟火千家,它依山傍水得天独厚,在这里,文人骚客也层出不穷。
朱家角占地1.5平方公里,比周庄面积大三倍,游玩的自然就多,一路穿过幽长的小巷,来到河边,恰巧遇见一着古装的小姑娘在拍艺术照,衣袂飘飘,手执长笛,宛若仙子,再配上这古色古香的长街、风中轻舞的蒲柳,真是美人如画。
沿河也是不乏商铺的,吃喝玩乐应有尽有,有的店铺名字很是特别,映得古镇都可爱了一些。往河边靠了靠,邂逅了一叶扁舟,掌船人定是经验丰富的“老船长”,瘦长的蓬船清逸地穿过桥身,长长地桨在碧绿的河面上划出了一道道美丽的弧线,船过之后,弧线消失,水面又归于平静了,“船在水上行,人在画中游”,那个泛舟而去的背影,真是美极了。
站在河边东张西望了一番,暼见对岸二楼有一家茶馆,装点得很有味道,倘若走得疲乏了,上去歇歇脚,望着小桥流水,一边品茶一边叙话应该是极好的。只不过我们没有时间驻足太久,只得跟着友人继续踏石板老街,探深巷幽弄。
据说名镇朱家角最具古镇特色的人文景观,是一桥、一街、一寺、一庙、一厅、一馆、二园、三湾、二十六弄。只因是浅行,此番过来也是临时起意,所以全程算是走马观花,便就几个拍照的景点描述一下。
闲庭信步间走到了大清邮局旧址门口,大清邮局前身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开办的大清邮局,光绪二十九年正式立为朱家角邮寄代办分局。朱家角邮局是华东地区地区最早的邮政机构,是当时上海十三家主要邮站之一,也是华东地区保留下来的唯一大清邮局旧址。里面可以邮寄大清邮局纪念明信片,寄出的明信片加盖大清邮政印章,很有历史感。
然后跟着友人散步到了朱家角河源处,具体叫什么河我忘记了,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又让我惊喜了一番,如果古镇给人们的印象无外都是小桥流水人家,那么这条河你绝对想不到它竟是朱家角一景,刚走出人头攒动的小巷,看到如此宽广的河面,会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再搭上岸边休闲的座椅,心旷神怡…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沿河一家的西式甜点,两个德国小哥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在餐厅门口做着诱人的甜点,买的人很少,看热闹的人倒是挺多的,实在是经不住美食的诱惑,我终于走不动路了,要了一份。造型好看,意大利巧克力,味道还可以,还挺贵,总之,看起来比吃起来好吃。
全程以现代建筑为我们此行的终点,也就是我开头说的现代化的融合,可以说是完美融合,看完水乡的柔美,再过渡到现代化景点,两种艺术的结合,既让人一饱江南水镇之风光,又让人在一品现代艺术之精湛,可以说这座综合性的古镇一方面满足了中老年游人之情怀,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年轻人猎奇的心理。总而言之,朱家角之韵味,值得细细品味。
“小道九回肠,依石赖成妆。匆行人自弃,寻味予舒狂。”此行匆忙,无心错过许多应该去的地方,但也有心留住了一些回忆。数月,才终于补足了此行游记,与友人也已隔千里之遥。
而朱家角,今后若是还有机会,定是要再去一次的。
以下附上华丽丽的,让人垂涎三尺的食物们…
甘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