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微信朋友圈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2017年8月19日 星期六 阵雨
经常听到朋友说:我的生活被“朋友圈”了。我想大抵就是“微信控”朋友每天大量的重复写、看、评、转这几项技术活,并把这种被动感延伸至生活的各个角落。比如微信“葛优瘫”。这里的瘫,有姿态和心态两层含义。
像大多数手机控的人一样,我有事没事会点开朋友圈,匆匆略过那些没有诚意的广告和励志语,重点捕捉朋友的生活动态,偶尔被“心灵鸡汤”一下。随着网龄增长,我和朋友圈经历了蜜月期和平淡期。根据我混迹朋友圈三年多的经验,今天谈一谈微信朋友圈的那些事。
01 晒出来的美好
微信朋友圈是自由发声的平台,在网络WIFI无处不在的今天,分享照片,微视频,文字日志都是大家比较喜欢的表达方式。你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共享了位置,在南海的同学给点个赞。你把新鲜出炉的美食拿出来分享,在老家准备吃饭的老妈评论:还有学习空间,多努力!微信让我们感受到了握在手掌上的“地球村”。
我的朋友圈里经常有人发旅游美照,每当这时,我会一边奉上一颗红心,一边想像着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有的朋友喜欢秀萌娃,秀恩爱亦或家庭和谐,此情此景,反观身旁慵懒的睡神,又是一番生无可恋的感慨,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朋友圈里的幸福,那么的真切,隔着手机屏幕的另一端,总是令人艳羡不已。
我身边有个朋友,经常把自己的生活暴露在朋友圈里,当然也是有选择的展示了。比如,前阵子阅读经典名著,上周又报了个健身课,昨天晚上还秀了一下厨神老爸的创意新作。不知道其他吃瓜群众怎么想,他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特别有理想,特别追求生活质感的人。
事实果真如此吗?
今天上午出门恰巧在小区门口碰到他,我饶有兴趣的问他:最近忙着阅读与健身,应该很有收获吧!没想到他很坦白的说,就是一时兴起,早放下了。我吃了一惊,好好的励志典型发完说说就撂下了?言语间我扫了一眼手表,九点五十分。看他手里还提着刚买的早餐,就没再闲聊。
有一种生活叫微信圈里的生活。别人晒出来的生活,或许只是他五味杂陈的一味,或许他们在味同爵蜡,旁观者却看的津津有味,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鬼兽。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和体验是不一样的。踏踏实实过好自己当下的苟且,不要盲目羡慕别人朋友圈里的远方。
02 洗脑的商业广告
有的人在朋友圈点赞、评论,有的人却不以为然。发圈是一种无私分享,但这种无私有时候却带来恶意。
最直接的是每天定时定点的广告推送,把其他朋友当成了“沉默的羔羊”,不顾后果的重复和啰嗦,相信多数人都会有类似体验。打开微信、朋友圈被铺天盖地的商品广告霸了屏,这时候你只好把它们一一屏蔽,这是很多人的对待方式,还有比较友好的方式:自动快速跳跃。我对于每天发5条及以上的微商,通常是毫不留情的屏蔽或删掉。
当然也有例外。我会关注一些对我有利的商业广告,并且从这些广告里无偿get一些养生知识,偶尔会淘到一些物美价廉的生活用品。当然,我还是坚持不接受过度推广,留微信圈一点多样性吧。
03 隐私问题
在朋友圈里发私人信息好不好?最近关于这个话题和几个好朋友展开了广泛探讨,在微信的安全界限上,达成了几点共识。
一是共享位置不可发。二是家长里短不必发。三是亲人照片、视频谨慎发。这三点是基于自身安全、不浪费别人流量两点考量的,可是反过来想想,依据这个定律,其他可发的东西好像也所剩无几。
据统计,年龄与发圈频率有很大关系。某种意义上,年轻人随心随性的分享、泄露比较私人化的信息几率远大于中老年人。
对此我深有体会。刚毕业那会,我恨不能把朋友圈当成直播间,企图在晒工作、生活状态中,寻找一种被关注的存在感。后来慢慢的,鸡汤文代替了说说,发状态的次数少了,但经常密切关注朋友们的生活,再后来,他们的生活也变成了盲点,我有选择的看朋友圈,把重心重新放在了自己和当下。
不囿于朋友圈里的生活,让微信为我所用,这才是朋友圈的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