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2年,老奸巨猾的刘邦打败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项羽,在洛阳南宫举行庆祝酒会。酒酣之时,刘邦得意洋洋地问底下一众臣子,老子为什么能够得天下,而项羽为什么会失去天下?
王陵等耿直之臣认为,刘邦之所以得天下,项羽之所以失天下,主要原因是,刘邦能够做到与天下同利,舍得封赏有功之臣,而项羽却妒贤嫉能,不舍得封赏。
对于这种说法,刘邦说出了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句话。他说:“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也。”
也就是说,在刘邦为什么能够打败项羽、夺得天下这个问题上,刘邦的臣子们大多认为是因为刘邦舍得封赏,而刘邦自己则认为,主要原因不仅是他舍得封赏,还因为他会用人。
的确,刘邦比项羽更会用人,这是不争的事实。不过,我以为刘邦上面的话是说一半留一半——他只说自己会用人,却没有告诉大家,他更大的本事是会识人。
汉二年(前205)秋,魏豹见形势不利,以探亲为由回到魏地,反叛刘邦。刘邦在派郦食其游说未果的情况下,准备出兵攻打魏地。
在出兵讨伐魏豹之前,刘邦问刚从魏地回来的郦食其:“魏大将谁也?”郦食其回答说:“柏直。”刘邦说:“是口尚乳臭,安能当韩信!骑将谁也?”郦食其回答说是冯敬。刘邦说:“冯敬是秦将冯无择子也,虽贤,不能当灌婴。步卒将谁也?”郦食其对曰:“项它。”刘邦说:“不能当曹参。吾无患矣!”
这段史料记载,很能说明刘邦识人之能,他不仅知道自己手下将士有几斤几两,还把对方将士的才能研究得十分透彻。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果不其然,韩信、曹参、灌婴等以木罂为船,偷渡夏阳,围困安邑,只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便迫使魏豹献城降汉。
公元前195年,刘邦病危,吕后(吕雉)问刘邦:“陛下百年之后,如果萧相国也死了,让谁来接替他做相国呢?”一只脚已经踏进鬼门关的刘邦说:“曹参可以。”
吕后又问曹参以后的事,刘邦说:“王陵可以。不过他略显迂愚刚直,陈平可以帮助他。陈平智慧有余,然而难以独自担当重任。周勃深沉厚道,缺少文才,但是安定刘氏天下的一定是周勃,可以让他担任太尉。”
吕后再问以后的事,刘邦说:“再以后的事,也就不是你所能知道的了。”
这段发生在刘邦与吕雉之间的对话,与其说是刘邦的临终遗言,不如说是刘邦的临终预言。
令人叹服的是,后来西汉朝局的发展走势,基本上是按照刘邦这段预言来走。
刘邦为何能做到这一点?归根结底,还是他那独一无二的识人之能。
会识人是会用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障,刘邦之所以会用人,便是因为他具备其他人所不具备的识人本事。可以说,刘邦的识人本事,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是举世无双,少有人能超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