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流浪的石榴树
上周看到一则新闻:一位母亲因看手机,松开牵住儿子的手,男孩儿独自走到护栏旁,好奇地往下看,一不小心向楼下栽去。千钧一发之际,母亲倒地侧扑,一把拽住儿子的脚踝。而后在周围人的帮助下,孩子顺利得救。
惊心动魄的一幕。还好这位妈妈反应够快,够机灵,否则孩子是什么情况真不一定。
新闻一出,大家的矛头都指向这位母亲,说她不应该松开孩子的手,不应该在带孩子的时候看手机。但是我觉得放手没错,保护到位就可了。
孩子具有天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如果不让他跑,不让他动,那就扼杀了他的天性。像电影《千与千寻》中汤婆婆养的巨婴,汤婆婆怕他出去遭受挫折,一直把他护在襁褓中,而事实上巨婴并不快乐。他渴望出去看这个多彩的世界,渴望去探索,去体验。
孩子小,有很多不确定性的举动,也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看护者必须时时刻刻高度警惕,防患于未然。有一首儿歌中唱道“眼睛瞪得像铜铃,射出闪电般的精明,耳朵竖的像雷达,听到一切可疑的声音。”可我觉得严密注视是必要的,适当放手也很重要。
(一)放手,孩子才有办法成长
曾经看《妈妈是超人》这个节目。马雅舒带孩子去菜市场,孩子们欣喜若狂,对什么都感到好奇,而她左一句“米雅不要摸”,右一句“爱登不能碰。”小孩子不就是这样吗?什么都想看看,想摸摸。什么都不让碰,不仅禁锢了他的好奇心,束缚住了他的双脚,而且等于剪掉了他的翅膀,把他所有向外的生长力全部扼杀了。
只有不断地去发现去感受,才能不断地成长。把孩子握的太紧反而让一些能力得不到相应的发展。马雅舒的老公说“觉得女儿的能力和同龄的小朋友相比弱了一些。”是的,你可以为孩子做事,但却代替不了他成长。父母之爱子,必将为其计深远。既然无法保护孩子一辈子,何不早早放手?孩子凭借自身的本有智慧,一定会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保护自己。
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说,“当我没有机会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是永远学不会的,这也是为什么今天的教育中越来越多地加入一些体验性元素。”
好朋友黄鹂从来不娇惯孩子。她的女儿,今年只有六岁,但是做面条、做馒头、炒菜什么都会干。日常家务基本不用管,都能做的服服帖帖。朋友说开始是做不好,只会变着法子玩,还常常把家里弄的乱七八糟。渐渐地,玩着玩着,就什么都会干了。
孩子是蕴含成长能量的种子,限制孩子去体验就是限制了孩子的成长。孩子天天生活在不能!不许!不行!三不当中,对周围的一切失去兴趣,失去创造力,失去动手能力。当我们老去,不能陪在他身边,当孩子发现原来自己什么都不会,这才是最悲哀的。
(二)方法,来源于孩子的体验
周末带孩子去民俗村玩。有一个拓展项目,目测七八十度的斜坡,一根粗绳子垂下来,靠双手的力量拉住绳子爬上去,下来的时候同样。考验的是孩子手脚协调能力和身体平衡能力。
刚开始儿子很紧张的爬上去,却怎么也不敢下来,因为一旦抓不紧就会滑下来。
儿子说:“爸爸,我摔下来的时候,你接住我!”先生说“放心吧!接着呢!”儿子很狼狈手忙脚乱的下来。
于是再爬一次,下来的时候还是战战兢兢。于是再来一次,再来一次。如此反复几次后,他已经完全掌握了技巧,后面都是轻松地哼着歌下来的。后来他问我“妈妈,我厉害吗?”十分有成就感。
这时一位八九岁的男孩跑过来想尝试爬上去。他的母亲在旁边各种指导,这样不对,那样不行,要怎样爬,怎样用力,先抬哪只脚,而且声音特别大,好像全世界就她知道怎么做,别人都不会!可她的孩子依然紧张兮兮,小心翼翼不敢上去。连我这个旁观者听着都烦,真想大声喊“住嘴”!
如临大敌般的批评说教,把孩子给吓住了,他不敢尝试,因为太难了。可事实并没有那么难啊!
再多的道理,再多的方法,不如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去感受,在这个过程中,他自然会掌握方法。而父母要做的就是:默默做好保护工作。让他知道,他是安全的。不管做什么,任何情况下,父母都和他在一起。
陈了凡在《意识疗法》一书中写道:关于成长,体验永远比评判有价值,哪怕是错误的体验,也胜过正确的评判。
没有人喜欢说教,无论出发点多么好,道理多么正确,其实都是在传递,你这样做不对,你应该按照我的方法来。
只有放下头脑中对“正确”的执着,对别人对与错的评判,看到对方的真实需要,才是真正的放手。孩子需要的是默默地支持者,而不是一个喋喋不休的指挥者。
放手,允许孩子去经历和探索世界,学会与自己、与世界相处。给孩子一定的空间,让孩子成为他该有的样子,成为心灵和能力都健康发展的人。
与其操控孩子的成长,不如给予和接纳。一生这么长,相信孩子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适应社会。
孩子是我的,但他不属于我,他属于这个时代,有着自己的应对方法,不论我是否认同,那就是他。
作者简介:80后,热爱文字。感恩遇见,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