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用、之趣数不胜数,但也有不少沮丧、失落。其一,书籍如天上群星,浩瀚无垠,穷尽此生也读其不尽。其二,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一个人读书总有其偏好,因此也总有其缺陷。其三,读书不过是读世界、读人心,读不懂时是痛楚,读到深处是寂寞。其四,读书如果只做影印机、复读机,是为读死书;但若影印、复读也做不了,岂不更糟?如何汲取、吸收、消化书中的营养,一直是个难题。
曾在简书看到一个作者,写他10年看了2400余本书,然后有人问他,“读这么多书有成长吗?”这个问题狠狠地刺了我一下。我读书比他少很多,正想努力往多读,但读书还能让我成长吗?怎样读才能成长?记诵名篇?写读书笔记?用于实践?……似乎一个也做不了。“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现在读不进、记不住、用不来,这样的无力感和无用感真叫人沮丧。
近日看到一则关于林志颖儿子在法国图书节被婉拒的消息,理由是KIMMY读书异于他人的快、多、狠,无法享受到读书的快乐,影响到其他小朋友的进程,有违图书节的初衷,有点争第一的功利。林志颖认同了主办方的理念,并且反省说:“我们教育孩子读书,目的都不纯,规定了目标,好像是为了完成任务。这次法国之行让我明白了,读书就是放松,就是享受,孩子读书仅仅因为读书快乐,就这么简单。”你看,读书又上升到另一个境界,连多读也不行。
如果读书不能有益成长、不能带来快乐,那我们读书是无益的。反过来,写书的人、出书的人,如果不能给读者以启迪思考、以心灵滋养,那书也是无益的。书籍浩如烟海,真正闪烁如星辰的不多;而真正星光闪烁的书籍,也往往高处不胜寒,空自寂寞。
每本书都有它的读者群。对不属于那个群体的人,专家媒体认为再怎么推荐,都难以体会出好处来。比如《维基经济学》于我。维基是顺应大规模协作时代的产物,理念也非常好,但我只要知道这个就好了,书中其他读着实在无感。
《民主的反讽——美国精英政治是如何运作的》已经是第15版,书很厚,讲得也很细。第一章开篇引用哈罗德•拉斯韦尔的话,“政府终归是少数人的政府,不管这些少数人使用一个人的名义,还是使用许多人的名义。”这样的风格绝对让人觉得有看头,但我还是只是粗粗翻过,因为离生活较远。此书开宗明义,说要运用“精英理论”来解释美国政治,解释精英阶层在当代民主社会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民主政体本应是“民治政府”,但民主政府存亡的重担却落在了精英的肩上。这是对民主的反讽:民主政治要存活必须有精英的明智统治。
有时读书可能是被书名所蛊惑,想探个究竟,比如《剩女时代》。美籍作者大量的案例都是我们中国人的,难道剩女只是中国特色?书以案例为主,而这些案例深深揭示的是男女事实上的不平等,读来阵阵悲凉,比如家暴,以及家暴维权之难。其中一些警示也很细致,包括房产证上共同署名等。
挑书选书很难,媒体推荐不足信,读者评分不足信,读到什么书基本靠撞运。
读到《中国政治时钟》,算运气不错。虽是一家之言,未必严谨,却也是一个新鲜的视角。书从水浒讲起,讲到正义在体制内外之难,讲到中央集权的十八级层级管理之难,讲到腐败之生成原理,其中白蚁一喻,甚是贴切。
《人类简史》豆瓣评分相当高,达9.6。但这并不能让我做到细嚼慢咽、津津有味。刺激我的是那个作者,同年出生,他可以把人类如何从兽性、人性、发展到神性,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讲到工业革命、生物科技革命,而我只是读读他的书都有点跟不上趟。作者的确才华横溢。我喜欢他的一个说法,真正让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是人类“虚构”的能力,这种虚构让人们得以团结和组织起来。这种“虚构”,其实包括了理想、信念、目标、愿景,甚至希望、信仰。所以,会讲故事的人,就会是具有领导力的人。
经典所以成为经典,都经过时间沉淀。《人类群星闪耀时》是一部经典,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传记名作之一。我看的版本收入了他的历史特写12篇,分别展现了12个决定世界历史的瞬间:祖特尔发现加利福利亚黄金国的喜悲起伏,穆罕默德二世千年帝国拜占庭的陷落,巴尔博亚作为逃亡者和征服者眺望水天一色的太平洋、亨德尔奇迹的精神复活创作了不朽的《弥塞亚》、拿破仑滑铁卢的一分钟,斯科特南极探险的悲壮历程,鲁日一夜写成《马赛曲》却寂寂无名等,这12个历史瞬间神奇地降临到12位传主的身上,他们或是被命运高高举起,或是被命运狠狠嘲弄,但当强烈的个人意志与历史宿命碰撞之际,如星光熠熠,照耀人类文明的天空。这本书是我认为值得一读再读的书。只此一本,便可以看到信念与意志,看到机会与宿命,看到壮烈与悲情……书的译文优美流畅,智慧的火花时时闪现。
好书有如星光,会照亮人心。只是好书难得,虽群星闪烁,也只是在高处寂寞。加上人们阅读时间、习惯等的局限,更是各自寂寞了。
虽然我并不指望读书助我成长,但还是愿意更多地看书,为的是能多看见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