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内向,不知为何,从小的愿望竟然是做个商人。当然,慢慢长大,这个梦想几乎被埋葬在记忆深处。
我家几代没有做买卖的,在很小的时候,只是奶奶卖过菜。但爷爷奶奶都是老干部,退休金不少。并不是为此谋生,只是不愿意闲着而已。所以并没有需要谋生的紧迫感,常常把菜送人。
不过也因此给我留下了,“生意人”需要很友好的印象。
长大后我发现自己不能成为“生意人”了。因为生意人需要对人很亲热,但我是冷淡的人。尽管如此,最终也成为独立摄影师,竟也成了半个生意人,需要谈单,需要跟人打交道。
之后更是奇葩的经历,偶然间做了写作组,写作组运行的比较顺利,竟然尝试做社群。
有时感觉冥冥中自有注定。我开始重拾儿时的梦想。不论是我的摄影的小生意,还是运行社群的必要,都不得不需要掌握营销技巧。
于是开始大量的看营销的书籍。这本《畅销的原理》就是这段时间看的让我收获比较大的一本书。
这本书的小标题是《为什么好观念,好产品会一炮而红?》这也是我最近思考的问题,也是谁都想知道的一个秘密,难把握是因为没有了然每个消费者需求之中潜在的逻辑。
这本《畅销书的原理》的切入点跟以往教你营销原理的书籍不同。切入点不是理论体系,而是促使你了解每个人的大脑,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好处很明显,现在人工智能的话题很热。直接导致我们更关注我们的大脑。
这种关注并不是像以前玄学似的的论调,什么大脑才开发10%之类的屁话。这样自大的洋洋自得,事实上又没那么牛逼。
不如把大脑看成机器,我们了解它的运作模式,也就了解了他人和自己。作为营销,最重要的就是知己知彼。知己才会做好产品;知彼才能给消费者一个能被广泛接受的好观念。
本书的作者有25年的广告销售经验,为我们总结了11条人类大脑的思维模式,我个人看完启发还是很大的。下面我挑几个重点有意思的点聊一聊。
选择占据着我们人生中很大的比重,一个人一天至少要做出上百个选择。
在曾经,远古时代货物资匮乏的时代,能够选择就意味着更多机会的生存。但如今物资太充裕,选择这件事本身就占用了人太多时间,有时恨不得让人帮自己决定。以前我讲究去干预,其实干预不如感知。
我们潜意识对于信息的处理达到90 %,而理性对于信息的处理仅有10%。感知对方的无意识,通过科学的方法认识人性,营销人员就可以引导人们做出既有利于营销者,又有利于选择者的决定。让琐碎的选择过程更佳直观,从而让选择者皆生活更多时间成本,减轻选择的压力。
以前我们总觉得营销是种技巧很高明的欺骗。但其实真正的营销让人合乎心意,是符合道德的。无奸不商的老观念,也应该改改了。
有个理论叫损失厌恶,文中也重点提过。比如说你早上捡了100块,很开心。但是晚上又丢了100块,按理来说,等于没丢也没捡,情绪不会有太大的波动。
但事实是,我们会更懊恼沮丧一点。在远古时代,这种对损失的厌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守护已经获取的食物,从而提高生存率。运动员也会有明显的体验,赢固然很高兴,但是输的感觉会更强烈。这种损失的感觉是得到的2倍,甚至更多。
那么运用的商业上,就体现在如果顾客看好某一款商品,销售人员可以先让对方交少量的定金。之后,即便是后悔了,也会因为对损失定金的厌恶心里而买了这款商品。
这么看似乎太狡猾。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没看过这本书,我们莫名其妙的中了多少这样的计。知道了这个心里机制,日常生活中应该会少被套路不少吧。
我很小的时候爷爷爱听评书,我也跟着养成了听评书的习惯。有一阵子特别喜欢收集小收音机。
但是毕竟是小孩子,钱不多,每次买收音机的时候都会犹豫再三。最贵的买不起,最便宜的又怕质量不好,所以每次都买了中档位价格的收音机。
开始我以为是自己的经济原因,屌丝伤不起啊。后来买很多东西也都是这种思路。
比如电视吧。我们家基本没人看电视,但这东西没有还不好。就是好买一个,太好的放着也是浪费,太差的又怕质量不好。于是也买了个中等价位的。
这都是无意识的行为,以为自己很明智,现在才知道这种现象叫锚定效应。
这个理论是1992年有个叫托奥斯基的人提出的。当我们对商品的价值不太确定的时候,我们一般会无意识的采取两种原则进行选择,一种是避免极端,一种是权衡对比。在我看来这俩说的就是一个意思。
所以我们最后会倾向价格适中的那款商品。很多商家就利用了人们的这个心里。
如果商家想重点销售b商品,就把它同质量相对差的a商品和价格虚高的c商品放在一起。那么人们多半会无意识的选择b商品。知道这个原理,以后我们买东西,也需要更理性了吧。
你的商品要能像病毒一样传播。
前几天看了一个游戏创始人的演讲,说要想办法让自己的游戏像病毒一样传播。
我现在能想到的,称得上像病毒一样传播的应该是微信了吧。前年我才刚用微信,以前想着有电话,按什么微信啊。后来发现大家都玩微信,我也只好按了一个。
就在去年,我爸爸妈妈也开始玩微信,而且手机不离手,随时约他们老伙伴出去吃喝旅行。微信堪称超级病毒了,占用了我们大量时间。那么你的产品能像病毒一样在人群中传播开来么?
想到这我就有点焦虑。比如社群运营中开设的写作课,第一期算是圆满结束了,第二期也马上开始,虽然一次比一次好。但并没有超出预期的增长。这也是我最近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最近也在考虑创业的事情。最晚明年开始计划成为一个创业者。我想自己创业并不是钱的推动力,至少比重不大。实在想参与到这个时代的脉动中来。
只有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才能感受海潮的气息,才能体会海洋的危险和壮美。也挑战自己,不断精进,这是终极的心灵追求。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我们每个人可能要面临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到来。人力越来越不缺乏,大量的人处于闲置状态。
很可能将来最需要面对的是无聊。工作机会成为一种稀缺资源。
现在每天焦虑的就是好怕被淘汰,这颗大脑绝对不能闲着,要每天不断的摄入新知识。要让自己参与到这个时代来。
无论是自我成长的需要,还是每天不断要跟更聪明的人打交道。心理学,营销学,已经日渐成为一种必须要了解的常识。
为此我很的推荐这本《畅销的原理》。并不是写书评就是托儿。我不止一次在我所在的群里为大家推荐这本书。
可能它并不是系统的营销学。但内容比较前沿,都是目前来说较新的知识。在一个知识迭代非常快的时代,不重复的老生常谈就难能可贵。
而且内容条理清晰,读着容易消化,不难实践到具体营销和生活。这么干货又接地气的书不多。是我过年前读着最给力的一本。
书中的知识点太多了,我就不一一罗列。
这本书适合每一个人看。营销人员看了,知识不架空,好操作。普通吃瓜群众看了,也少掉几次别人营销的坑。钱不白花,大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