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伐木者在辛苦地工作,他想到自己如此卖力,却是在为从来不工作的所谓的君子们服务,不禁提出质问,既然没有付出劳动,为什么他们却能锦衣玉食,白白享受劳动成果。《毛诗序》:“《伐檀》,刺贪也。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君子不得进仕尔。”
《北山》也好,《伐檀》也好,都是在表达对当时当世的不满。我首先是对这种抱怨嗤之以鼻的,这种现象不是很常见么,本来社会就是有分工的,有人劳心有人劳力,劳心者看起来轻轻松松就有所收获,但他们也在辛苦地做自己分内的事情啊,就像我们在经济学上所说的,劳动力是资源,企业家精神也是资源,看起来表现形式不一样,但都是一个企业良好运转所必须的。这个社会,自从有群居,有了等级,就有人“不稼不穑”、“不狩不猎”,有人既要狩猎也要耕种,这个问题不需要考虑,需要考虑的是为什么他是劳心者,而自己是劳力者……
想到这儿,突然明白这首诗的意义之所在,我以现在所处的时代去考虑当时的情况,显然有“站着说话不腰疼”之嫌。现在我们也是有阶层的,我们的出身对我们的生活幸福指数影响也很大,你是土生土长的且坐拥几套房子的北上广,还是出生在穷乡僻壤的山村,这两种人可能会有不同的人生轨迹,但是无论如何,我们至少还有一丝丝可以改变的机会,我们的命运多多少少还有一些在自己手中,没有人规定我们必须就窝在山沟沟里一辈子靠山吃山。但是周朝的人不一样,等级森严,底层的人们永远也不可能摆脱自己所在的阶层,他们可能努力了,奋斗了,但就是看不到光明,所以只能破口大骂这混账的等级制度,那些混账的君子和王们。
仔细想来,便能明白诗中主人公的绝望和强烈的气愤,如此辛苦,却没有任何盼头,前路漫漫,等待着自己的依然是同昨日不变的命运。如果这辛苦能为自己赚个好的生活倒也罢了,但竟连这也无法实现,任谁都会满腹牢骚。
所以,如果站在此刻去看在那个历史节点的诗,并代入现在的情境,大概会有诸多不屑,但是考虑到彼时彼刻,才会明白诗歌最精准的表达。
当然,在读这两首诗的时候也有其他收获,突然间像被打通某个经络一样,开了窍,才意识到好久没有抱怨过别人。也对这该死的生活不满意,但更多的是在自责,自我鞭策,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现状。暂且不论通过改变自我而获得满意的生活状态的几率有多大,单是这种想法就很耐人寻味了。如果我们真的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而所有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把精力放在自我提升上,这是良性循环;如果是我们以为可以呢,并且由此而放弃了思索其他,放弃了抱怨其他,这大概就不可想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