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齐国送了很多歌姬舞女给鲁国,季桓子接受了,三天不问政事,孔子就离职走了。
这一段,在电影《孔子》中也有反映,据说,孔子做了鲁国的大司寇以后,摄行政事,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整个鲁国的治理面貌焕然一新,这个时候,鲁国发展壮大了,对于齐国,这是一个威胁,所以,就派人送了很多漂亮的姑娘,送了很多乐手过来,实际上,就是赠送给齐国的这些大夫们。
这是关于孔子离开鲁国的另外一个说法,另一个说法是“胙肉不至”,就是祭祀了以后,剩下的肉没有人分给孔子,孔子觉得已经完全不受待见了,自己就走了。
总之,孔子从此就开始了周游列国的岁月。
其实,这里面讲到的是孔子的两个困境,叫内外交困。外边齐国人捣乱,送一些东西来干扰,内部季桓子其实也是借着这个由头表达对孔子的不满,因为孔子做了很多的决定,是对这三家不利的,孔子的目标,是要提高鲁公的地位,所以,他要做隳三都这样的事。所以季桓子也会觉得用孔子用错了。所以,孔子被排挤,离开了鲁国。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楚国的狂人接舆走过孔子的车子时唱道:“凤凰呀,凤凰呀!为什么这么倒霉?过去的不能再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现在的执政诸公危乎其危!”孔子下车,想同他谈谈。他却赶快避开,孔子没能与他谈谈。
楚狂接舆是很有名的一个人,他在很多古书里边都曾经出现过。狂,这人是个疯子,看起来疯疯癫癫的,看起来很像《红楼梦》中一僧一道的感觉。
这里有一个前提,过去,人们认为,凤鸟待圣君乃见。如果圣君在位,凤鸟才会出现。意思是,孔子,你这样一个像凤凰一样的高洁之士,为什么现在的德性这么糟糕,而你还要出来呢?现在的环境如此之糟糕,你这样的人怎么会出现在世上呢?……
孔子听到他唱这首歌,想要和他聊一聊谈一谈,但是他却赶紧走两步离开了, 孔子并没有和他谈成。
孔子很遗憾,遇到了这么一个唱歌的高人点化他,告诉他算了吧,不要跟他们在一起共事了,你搞不定他们的,但是缺没有谈上话。
这里面谈到出世和入世两者的区别。
大家普遍认为,孔子是入世,是努力想在这个世界上作一番功业,想帮助到更多的人的。而老子、庄子有些接近于出世的,老子出关,庄子在漆园做小吏。但实际上有一种说法是,庄子可能更入世,因为庄子所倡导的,保罗楚狂接舆所倡导的这种“你不要和他们混在一起”的精神,更加的具有人文关怀。
这是很危险的一件事,这是很要命的一件事,也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所以庄子看透了这一一切以后,他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养生。养生主,让自己能够好好得活下来,不会给自己造成伤害。
但孔子,就是一个典型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所以,他们选择的方向不一样,其实,都是入世的,都是表达着自己对世人的关怀,用不同的方式而已。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长沮、桀溺两人一同耕田,孔子经过,叫子路去问渡口。长沮问道:“那位驾车的是谁?”子路道:“是孔丘。”他又问:“是鲁国的那位孔丘吗?”子路答:“是的。”他便说:“那他早该知道渡口在哪儿了。”子路去问桀溺。桀溺问:“您是谁?”子路答:“我是仲由。” 桀溺问:“您是鲁国孔丘的门徒吗?”子路答:“是的。”他便道:“洪水弥漫,天下纷乱,谁能改变得了呢?你与其跟着(孔子那样的)避人之士,为什么不跟着(我们这样的)避世之士呢?”说完,就头也不抬地继续耕地了。子路回来报告给孔子。孔子很失望地说:“我们既然不可以同飞禽走兽合群共处,若不同人群打交道,又同什么去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同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
这段,如果会耕田的话,可能会更加好读好理解。
长沮、桀溺是一对儿隐者。耦而耕,就是两个人并肩一起耕地。这个典故,也是叫“子路问津”。
前边讲过,有辟人、辟世、辟色等等各种各样不同的辟世的境界。桀溺的意思是说,孔子是一个辟人之士,他觉得鲁国不好,所以想逃开,他觉得季氏、鲁公这些人,不足以成事,所以他就离开这些地儿,这个人只能叫做辟人之士,他以为师那些人不行,所以逃开了鲁国,就觉得自己应该能够找到一个可以安身的地方了。所以桀溺说,你跟着那个辟人的人,不如跟着我们这些辟世的人。
之所以辟世,是因为整个世道都坏了,鲁国、齐国没多大差别,再赶上卫国还更乱,所以,不如和我们这些辟世的人在一起,这不是更快活吗?
关键是,他们还是头也不抬边干活边跟子路在说这些话。
孔子听到子路回来的汇报,感叹说:我不和这些人呆在一起,我要跟谁呆在一起呢?如果天下有道的话,那我要改变什么呢?我也就不需要去改变了啊。
所以,孔子说的这句话,是发自内心地讲出了自己的苦衷,而且,抒发了自己的理想,正是因为天下无道,我才要不断地努力,而我努力要跟谁努力呢?
让我去跟完全不同物种地人努力,你让我跟鸟兽在一起,鸟和兽根本混不到一块儿,所以,你想改变政事,你就得跟从政地人待在一起。我不跟这些从政的人呆在一起,我怎么改变他们呢?不跟他们混,跟谁混?我跟你们一起种地,能够改变政事吗?
如果天下有道,我好好教书,好好当官,还用这么费劲吗?所以,这是不同的人生选择,你可以选择像长沮桀溺一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种田园生活。同时,你也可以选择像孔子这样,知其不可而为之,每天努力地试图做出一点点改变。影响那么一个两个的大人物。所不定,谁能够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