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是什么
这一章首先提出管理活动的基础在于人性。
人性分为两个部分:人心和道心。
尚书有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人心就是人性中的弱点,比如自私、嫉妒、极端、贪欲,会引人走向邪恶和犯罪。道心就是人性中的积极力量。道心往往会在人心面前败下阵来。比如,作业该今天完成但是非得拖到明天。往大了说,贪官知道不该贪但是仍然贪。我们会遭遇很多困难,从内在角度讲,往往是人心和道心的问题。人心要用法律来约束,道心要用文化来滋养。
人性的例子
进行管理活动的核心,是限制人性的弱点,启迪道心的力量。中国古代商鞅变法,利用人性的弱点来富国强兵,比如说按照杀人多少分战功。短时间内确实起到了很大的效果。但是,缺乏了人文的滋养与厚重文化的支撑,我们可以看到秦国的下场。
如何进行个人提升
作者告诉我们,个人提升有三个阶段。
- 自觉
- 自律
- 自由
自觉:启迪道心,自己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不该做。
自律:知行合一,实践道心,防范人心。
自由: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自觉自律之后才有的状态,是一种结果。
不难看出,自觉是最基础的。那么,如何做到自觉呢?
自觉就要要启迪道心。道心是深厚的文化滋养。只有见过什么是对的,才能知道什么是对的。这也是一种“眼界”。
之后,我们需要规范“人心”,从而达到自律。建立规则,遵守规则,不断践行“道”,不断熟悉、掌握、运用规则,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
如何进行社会治理
其实以上已经说得差不多了,无非就是“道心”与“人心”的博弈。但是社会治理还需要补充两点:
1.打破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观点。参照西方哲学史上的某些观点,就会发现洛克、霍布斯、亚当·斯密、休谟等人,无不假定人性是恶的,并在人性恶的基础上建构其政治与经济学理论。可以看出,这种人性恶的假设是对人性真实状态的背离。如果我们说人性本善,那如何看待人性中的消极因素?如果我们认为人性是恶的,那我们如何理解人性之中的那么多令人肃然起敬的力量?所以正确的社会治理方法,一定是让人性善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方法。
2.德法相依,多管齐下。不能过度依赖人性中的善念,亦不能只注重利益与奖惩而忽视对人性的启发与引导。
所谓“文化启迪道心,制度防范人心”。唯有多管齐下,才能实现有效的个人提升与社会治理。
我的旧状态:
人心盖过了道心,不能够拒绝人心想法的诱惑,不愿意去实践道心。
我的新状态:
在具备了人心与道心的视角之后,我需要克服掉懒惰、畏难、贪婪,首先屏蔽人心,其次实践道心。比如去完成必须完成的计划;之后,完成自我提升的计划。这是两种不同的层次。
在管理方面,我会注意期望与底线的设立和处理。期望是每个人都想实现的,我用来鼓励员工;底线是大多数人可能犯下的错误,这是人心、人性中的恶的部分。我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不限于,原谅、宽容、惩罚,从而达到让犯错者、未达标者感受到具有人情味的关怀和惩罚;将违例者对群体带来的影响降低的目的。
最后,希望您可以评论您的观点。在有人发表意见之前,我不知道我是错的。在我们碰撞之后,我才知道可以这样思考。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