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他的时候,是在2014年春节,那会儿,他给我更多的感觉是距离感,距离感,距离感。
理科男,27岁,新闻从业者,四川人,其他,不详。懵懂的我对他的印象只停留在他是一个新闻从业者,和我有着共同的理想。虽然只是无声的交流,可我依稀感觉到这位哥哥有着很深的城府。那天晚上简单的交流之后,我们再没有了联系,他的朋友圈不断发一些对于整个社会的报道,更多时候被我忽略不计,他过他的潇洒日子,我过我的安定生活。从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彼此之后,到现在只有零零散散的几次联系,而多数是我需要他对我的文字作出指导。
这个冬季,命运安排了我们见面,带着崇拜的情结,我极其兴奋,不辞艰辛的见到了他。恰逢他来北京,恰逢我在这里。我们素未谋面,今年夏天只在堂姐的手机上见过他的照片,身材瘦小,面容清秀,照片上的他早已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突然就有一种特别想和他交谈的冲动。
北京冬天的傍晚微冷,建国门地铁站门口的人川流不息,挂断他的电话之后,我在地铁站门口来回踱步,想象了无数种我们见面时的场景,想象了无数个他的身影在我面前出现时我的反应,想象了无数次我见了他该怎样打破宁静。傍晚的空气似乎变得很凝重,天色已经很暗,路灯下斑驳的树影依然显得那么凄美,在我的翘首期盼中,他步伐急促的向我走来,我没有犹豫,没有怀疑他是否就是我等的那个人,转身便走到他跟前和他击掌,这是他对我很热情的见面礼。
他和照片上一样,身形没变,模样没变,甚至连那个黑色镜框也没变,我们之间没有生疏,没有尴尬,没有不自然,就和久违不见的兄妹又阔别重逢,聊聊人生,谈谈生活,怀念过去,憧憬未来,这个四川小伙子完全让我的思维停顿了,我不知道该怎样来表述这样的感觉,它不是恋爱中的怦然心动,也不是友情中的豁然开朗,更不是亲情中的弥足珍贵,可在我们俩之间就是有一种别样的韵味。
他是个随性的人,从他不拘一格的吃饭与谈吐中显现得淋漓尽致,他给我的不是陌生,而是体贴,热情与洒脱。我们在隔着两米开外的距离面对面交谈,却不会感到一丝遥远。他跟我谈理想,谈过去,谈现实,谈生命,谈人性,谈职业,谈发展,我们的价值观是如此趋同,我们的经历是如此相似。
初入社会的我,犹如一个乳臭未干的孩童,在对未来世界充满幻想的同时也被现实无情地打压着。我有过梦想,也曾经为之努力过,可能仅仅是因为努力的程度不够,所以一次次的与梦想失之交臂。同样,他也一样,他曾经在梦想的道路上不断摸索,他花两年的时间去实现他的考研情结,可到如今,他似乎看得更明白,也想得更透彻,居然让我放弃考研,我以一笑而过,不了了之打断了他曾有过的失望。记得我们第一次交流时他就跟我说过,现实跟理想有着很大的差距,心里种着一颗新闻的种子,可要想让它生根发芽,还需要具备更多的种植知识。他以走过天南地北的经历告诉我,要实现心中的夙愿,必须得付出代价。
我用心感受着他和我说的每一句话,和我讲的每一件事,我不认为我们是在用言语交流,而是精神,抑或是灵魂。在他的谈吐之间,我偶尔也会抱怨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对自己生活的不满,看着他,我似乎放下了对本没有能力去完成一件事的执着,我从他的眼神里似乎能读出窸窸窣窣的希望,可当他眼睛里的光将要照到我时,又被他那黑色镜框遮挡住,然后他会抑扬顿挫的告诉我,未来的路并不好走。
理想的希冀总会牵绊着我们这些有为的青年,就和几年前的他一样,他坚定地走着属于自己的道路,顽强地选择了真正的人生目标。虽然在这期间有过魑魅魍魉与挣扎惆怅,但毕竟这条坎坷路他走过来了,他让我看到了他骨子里的真实,看到了他灵魂中的光芒。
他始终愿意与我分享,可夜色的苍茫不得不打断他的意犹未尽,我必须得赶上最后一趟地铁回家,我们并肩走在这个繁华都市的道路上,回到几个小时之前我们碰面的地铁站。我不想和他分别,一刻都不想,他让我留恋。也许是他对人生的真诚打动了我,也许是我们之间相同的价值观牵引着我,也许是他对新闻理想的热忱之心感染着我,我边走边回头张望,希望时间停止,希望我们能谈到地老天荒。
回到家,我还是沉浸在我们的交流当中,我翻看了他之前的所有报道,作为一名记者,他让我看到了他的抱负和对人生的信念,他的文字让我触摸到了社会中我们无法感知到的一面,他的思想也让我更加坚信了自我的定位。如果说我们的见面使我兴奋,倒不如说更加让我沉重。他的突然闯入,让我的内心蠢蠢欲动,我不知道是他本身对我产生了影响,还是他的文字让我感知到了人的复杂性与社会的多面性。
我不知道,也很迷茫,不管是他或者是我,我们都在过着光怪陆离的生活,我们的灵魂,似乎永远都找不到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