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与应酬
三、敬老与尊师
敬老与尊师是中华民族值得引以为豪的传统美德,尤其是有关敬老爱老的传统,更是由来已久。
1.敬老
在我国的传统社会里,敬老和“孝”的观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们敬老,首先就是尊敬自己的祖先、自己的父母,也就是对祖先亡灵的祭祀和对活着的父母以及祖辈的赡养和尊敬。在此基础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再扩大到所有的老人,要求人们像尊敬自己家庭里的老人那样去尊敬社会上所有的老人。
关于老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敬老的礼仪,《礼记·曲礼上》有过明确的论述:“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就是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成熟起来的。儒家认为,五十岁较为成熟,可以主政;六十岁可以指导别人;百岁以后则应该受到后辈的供养。
关于古代敬老养老的礼制,《礼记·王制》中有大记述,其中就说道:五十岁的人可以吃细粮;六十岁要有常备的肉食;七十岁要为他另外储备一份膳食;八十岁可以常吃时鲜货;九十岁的人,饮食要常放在他的居室里,外出时也随时能得以供应。五十岁可以在家中扶杖;六十岁可以在乡里扶杖;七十岁可以在国内扶杖;八十岁则可以在朝廷上扶杖,对于九十岁的老人,天子想去请教也要亲自去他家里,并且要带上礼物。八十岁的老人,家中可以有一人不服徭役;九十岁的老人,全家不服徭役,以便好好照顾老人。路上与老人同行,年轻人要帮老人挑担、提重物;士大夫阶层的老人,出门要为他安排车马;庶民中的老人,吃饭要有肴馔……
历代帝王也都会做一些敬老的表示。比如年老官上朝不必步行,可以在宫中乘车轿。年迈官员不辞退而总是让其本人提出申请,皇帝则一再挽留,最后恩准回乡还得让地方官员按期给其一定数额的退休金。平时,也常常会给老人发放一些粮食布帛,以改善老人的生活。汉代时,皇帝还举行三老五更之礼,把官员中的耆老当作自己的长辈一样,让他们坐上位,给他们夹菜、敬酒。
乡饮酒礼。这种礼仪在《周礼·地官·乡大夫》《仪礼·乡饮酒礼》《礼记·乡饮酒义》中早有详细记载,可见周代已形成礼制。此后,历代沿袭有所衍变,直至明清而不废,可见其生命力之强盛。乡饮酒礼的内容及其仪节,历代有所不同,总的说来是为了在乡里社会中提倡一种敬老尊老的风气,倡导礼教,联络感情,减少摩擦,以求社会秩序的和谐发展。这种乡饮酒礼一般由地方官员主持,年举行一次或两次。有时候还结合着选拔人才或是欢送乡里的人才赴京考试、上任等内容。被邀请赴宴的都是当地有声望的名流,尤以老人为多,因为在传统社会里,往往只有老人才可能获得很高的声望。当年的乡饮酒礼,六十岁以上的人才有资格坐着年轻人只能站在边上侍候。为了表示尊老,老人面前的菜肴也不同,年纪越大,面前的菜肴盘数越多。凡此种种,无疑是对民众的一种示范,说明连地方官员都如此尊老,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就更应该尊老了。
2尊师
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已经认识到了尊师的重要性。《尚书·泰誓》云:“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把君与师相提并论。荀子则进一步把“天地君亲师”联系在一起他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荀子把尊师提到了国家兴亡的高度去认识,不能不说是很有战略眼光的。后代儒生大都遵循荀子的教诲,在家中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一刻也不敢忘怀。这种风气还蔓到了社会各阶层,直至近现代,即使在穷乡僻壤的百姓家中,也常会看到“天地亲师”的牌位,可见这种观念确实已经浸润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之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俗语同样深入人心。民间称老师,如果是旁人口中说出,称“师傅”;如果是学生口中说出,则称“师父”。他们还把老师的妻子称为“师娘”或“师母”等。这都说明在传统社会里,人们确实是把自己的老师当成“父亲”一样来尊敬的。人们普遍认识到:父母只是养育子女的身体;而要使孩子们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和道德修养,真正会“做人”,成长为一个有用的人,得靠老师的栽培和教诲。正因为如此,乡里社会同样有着尊师重教的好风气。
历来的尊师礼俗大致又可以分成拜师、侍师、敬师、报师、祭师这样几个方面。
古代学生入学要行拜师礼。值得一提的是束脩礼和释菜礼。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古人相见,必执贽以为礼。束脩是贽礼中非常薄的一种。脩,是干肉,一条干肉为一艇,十脡为一束,束脩,也就是十条干肉。学生带了十条干去送给孔子,孔子就收下了这个学生,并且认真地去教诲他。束脩礼一直沿袭至明清,虽然后世送的礼物已不尽相同,但人们却始把送给老师的酬劳称为束脩。
释菜礼有两种说法。《礼记·月令》记载:仲春之月“命乐正习舞、释菜”。《礼记正义·王制》记载:“春入学,舍采合舞。”舍采,即释菜,似可理解为古代读书人入学时以苹、蘩这一类的菜来祭祀先圣先师的典礼。《明会要·先师孔子》记载:“古者士见师以菜为贽。”说明学生入学时是拿着菜作为见面礼的。
在传统社会里,学生人学要向老师送礼的礼俗一直没有中断过。直至民国年间,浙江湖州农村还有不少私塾,儿童入学时要身穿新衣,由家长提着灯笼陪同入学,他们还要随带一块红毡毯、一对红烛备四份礼物:糯米圆子、粽子、酥糖、猪蹄,送给老师。老师又将一部分礼物分给其他学生。学生家长点红烛,让学生在红毡毯上下跪,行拜师礼。一般正中悬挂孔子像,老师则立于一侧答礼。
侍师,是指学生在学习期间对老师的侍奉。在传统社会里,这种侍奉不仅仅指态度上的恭敬,甚至还进一步发展到对老师生活起的照料。这在《管子·弟子职》中就有详细规定。从老师起床盥洗开始,到吃饭,到夜晚入睡,学生都得在边上恭恭敬敬地侍奉,“朝益暮习,小心翼翼”,这是今天的学生们所无法想象的。
敬师,则主要是指学生对老师的敬重。首先表现在称呼上,称“师父”,称“恩师”,称“再生父母”,都表达出学生的敬意。在行为规范上,也是如此。遇见老师,必得作揖行礼;老师提问,必得起立回答;向老师提问,要举手;老师坐着时学生应该侍立一旁;老师站着,学生就不可以坐;路上相遇,要趋行敬礼,要等老师走过之后再走;老师在场,学生不可以高谈阔论,等等。当然,上述行为规范要做到也并不难,关键还在于学生要发自内心地敬师。
报师,是指学生离开老师之后,如果取得了什么成就,或是遇到老师生日,或是逢年过节,仍要向老师汇报、送礼,表示不敢忘记老师的栽培之恩。
祭师,是指对老师亡灵的祭祀。这首先表现在对祖师的祭祀上,读书人祭祀先先师,各行各业也分别祭祀各自的祖师爷。许多地方还家家户户设立“天地君亲师”的牌位。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人们的尊意识。此外,凡是老师去世,他的学生都得参加为老师举行的一系列丧葬礼仪。也就是说,学生确实是像对待自己的父母那样去对待老师的,老师活着的时候要恭敬地侍奉他;老师死了,则要像祭祀父母一样地去祭祀他。历史上有许多人都为老师守过孝。按照礼制要求,师生关系不是亲属关系,守孝时不必穿丧服,而只是在心中哀悼故称为“心丧”。当年孔子逝世,他的弟子心丧三年,才各自离去。
尊师重教,无疑是传统礼仪中闪烁着璀璨光芒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