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研学第二天,尽管天公依然不作美,但我们三年级的小可爱们经过一晚的休整却也是元气满满地踏上了新一天研学之路。早餐后行驶平稳的大巴带我们来到了今天的第一站—古窑民俗博览区。古窑民俗博览区主要分为历代古窑展示区和陶瓷民俗展示区两大部分,从建筑历史、工艺习俗、人文艺术三个角度对景德镇制瓷业做了全方位的展示说明,可谓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缩影。
刚下车孩子们就被映入眼帘的茂盛、高大、遮天蔽日而又浓郁的参天大树所吸引,还有小道上用碎瓷片拼凑出的瓷器图案,布满青苔的鹅卵石,不停运转送来清凉的水车,以及做成陶瓷样子的垃圾桶,一切都是那么新奇,那么耐人寻味。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巨大的青铜雕像,导游小姐姐告诉孩子们这是古代的窑神宾童,瓷工们在烧窑和开窑前都会祭拜他。一边听着古老有趣的传说故事,一边继续前行着。
孩子们首先来到了历代古窑展示区,这里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制瓷生产作业线:清代圆器作坊、琢器作坊、宋代龙窑、元代馒头窑、清代狮子窑、四大名瓷作......随着层层深入,大家了解了窑系发展的相关知识,更多的是对景德镇有了新的认识。制瓷作坊,俗称“坯房”,是制作瓷器坯胎兼瓷器坯胎釉下彩绘的工场建筑。根据瓷器坯胎品类的不同,又可分别称作“圆器作坊”和“琢器作坊”。圆器作坊内,榫卯架构的建筑,一层层堆叠的匣钵,流淌出岁月的故事。技艺精湛的老手艺人向孩子展示着拉坯、印坯、利坯、挖足、施釉、画坯等陶瓷工艺的制作流程。据说瓷器生产有“七十二道工序”之称,由此可见这门传统工艺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虽然曾在书本或课堂上了解过这些,但近距离接触给孩子的震撼仍是巨大,每个人都睁大了好奇的双眼,屏气凝神地看着匠人们灵活的手指下一件件慢慢成型的瓷器。
刚迈进馒头窑的大门,就有孩子发出了疑问的声音,“为什么要叫馒头窑呢?”原来馒头窑是景德镇宋元明时期使用的典型瓷窑之一,以窑形近似馒头而得名。有的馒头窑窑床的平面呈马蹄形,故又称马蹄形窑。烧成温度可高达一千三百度,并可形成还原气氛。经景德镇窑工的不断探索,元明馒头窑的营造技艺和烧成技艺达到了我国传统瓷业此类窑炉的最高水平。到清代又出现了镇窑和狮子窑,再一次将景德镇的制瓷业发展推上了高峰。孩子们纷纷拿起纸笔或手机相机,将所见所闻记录在册。
尽管空气湿热,游人来来往往,喧闹纷杂,但是不少孩子仍能专心听讲,认真记录,不被外物所干扰。就如同坚守在这里的每一位陶瓷艺人那样,两耳不闻窗外事,只专注于自己手中的工作,静心沉淀,才能厚积薄发。相信经过这样真切的观察与感知,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体悟到这一点。
结束了古窑展区的参观,我们来到了瓷音水榭,这里将上演一场“中国一绝,世界首创”的瓷乐演奏。身着青花纹样旗袍的小姐姐们用以瓷盘为主要材料制成的新型民族打击乐器“瓷瓯”进行了精彩表演。当《青花瓷》熟悉的音乐响起,孩子们也轻声跟着哼唱起来,清新悦耳的瓷乐伴着稚嫩的童声,听来别有一番滋味。
丰盛的午餐后,我们来到了今天的第二站——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它更像是一个用陶瓷装饰的博物馆,将陶瓷装饰的历史长河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在这里孩子们将会了解景德镇千年瓷都的前世今生,感受中国陶瓷文化的博大魅力。《浮梁县志》曾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这是有关景德镇陶瓷始烧年代最早的文献记载。瓷的出现经历了漫长岁月进化过程,随着窑炉结构的改进、烧成温度的提高以及原料的拣选、施釉技术的发明,瓷文化的胚胎徐徐萌动。至东汉中晚期烧出了成熟青瓷,终于摆脱了原始状态。从商代的彩陶罐到元代的青花梅瓶,从明代的斗彩鸡缸杯到民国的瓷板画,无一不是展现了陶瓷工艺的美轮美奂。这些琳琅满目的藏品让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不禁感叹中国陶瓷的独特魅力。
充实而又愉快的一天结束了,孩子们不仅收获了满满的知识,也在感受和传递着浓浓的爱意与温暖,来自父母的,来自老师的,或来自同伴的。不远千里寄来的生日蛋糕,生病难受时的清风与热水,或者一次微不足道的帮助……比研学更精彩的是人生,比知识更宝贵的是善意。愿每个孩子都能被世界温柔相待,也能报以善良与热爱。
撰稿:刘文倩
供图:三年级全体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