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
当漫天飞扬的梧桐絮都渐渐消弭,毕业季也悄然步入尾声,一切似乎即将尘埃落定。
一个月前,我在学校就业平台的网签三方点了确认。
很快,纸质三方就到了。我迟迟不愿意去拿。
不太想去承认这个事实:这张薄薄的纸,就要决定我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人生方向吗?
手上似有千钧重。
我签的是某南方传媒集团,客观地说,这不算一个特别差的选择。
但我终究,离我想要的理想人生十万八千里了。
1
找工作对于我来说,远不是一份工作本身那么简单,而是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状态。
公务员vs媒体,大城市vs家乡,这是横亘在我眼前的两大难题。
我想起《奇葩说》的一个经典命题,要”大城床“还是“小城房“?
归根到底,就是安稳人生vs折腾人生的抉择。
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不同的价值立场,成长环境,教育背景,性格气质都将见证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
我不能确定,当下的我是否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也许30岁的我正拼命想打电话怒斥我这个愚蠢的决定,可惜没有时光机,谁都没有预测未来的能力。
也许正应了那句台词,“听了许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2
我的毕业季是从去年10月份正式开始的。
错过了暑假的互联网大潮,也没有赶上房地产的热浪,不想当中小学老师,也不想进企业做行政文员,我在学校安安静静复习了两个月公务员。
那是一段我至今都怀念的、珍贵的校园时光。
虽然悉心备考的国考距离理想岗位差了10分,但自从国考之后,基本上每一场笔试我都高分进面。
相信所有沉淀的时光都是有价值的,也许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总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馈赠你。
这几个月,考过新华社,考过人民日报,考过人民银行,考过2个辅导员,考过2个沿海省份的定向选调生,考过4场公务员,面过2家电视台,跑了3个报社笔面试,还放弃了无数场笔面试。
拿到了一个省内一本高校辅导员的offer,拥有过一个沿海省级电视台时政出镜记者的机会,拒绝了几个媒体的调剂岗位,还有N次第二名失之交臂的经历。
3
胜败乃兵家常事,要相信,酸柠檬也会酿成柠檬汽水。
一直自诩人生至今,最大挫折是没有保研上新闻学院的我,终于在过去短短半年,多了N个可以当作下酒菜的失败谈资。
我逐渐学会看淡一切面试的结果。与其说这是一场和面试官斗智斗勇的“作秀”,不如说是见证世界多样性和人生丰富性的一扇窗口。
记得一次某沿海媒体的高层人事,指着我的研究生学历问,这是什么层次的学校啊?我们对采编人员要求很高的,一定要211、985以上的,你这&*^#$……
另一个HR问,据我所知,你这个本科学校这个专业比较厉害啊,怎么去这个研究生学校读这个专业啊?……
还有一个让我笑场的问题,评价一下你的高考成绩?emmmmm……
朋友告诉我,一定要把你所有的人生经历合理化,面试才能无往不利。
很可惜,我做不到。
年轻人啊,还是历练太少,一定要多受些挫折,才知道过往的人生根本不值一提。
4
北京是我心头的一个执念。
从笔试没奢望进面试,到成为岗位前五,笔试第二。面试看到两个男生,顿时觉得没戏了。
到接到电话告知已经作为1:2的人选推荐给部门了。
终于燃起一点希望,最后还是录了男生。
挂了电话,我能清晰地听见心碎的声音。
终于,还是成为了我一辈子遥不可及的梦。
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
翻了翻网上的公示,从2014年至今,5年了,没有录过一个华科女生。
我想,有些东西可能是命中注定的,有很多打不破的天花板和逾越不了的障碍。
这是我第三次和清北选手同台竞争,这一次,我内心坦然,没有波动。
是的,我最终还是败下阵来。
但我已经用尽全力,没有遗憾。
5
我视整个毕业季,为一场旷日持久的孤独之旅。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自我战争中,与自己的心理战才是最难战胜的。
因为不想当中小学老师,我与大部分中文系学生找工作交集甚少。
甚至早在11月份,复习国考的某一天,我忽然意识到,我是寝室最后一个没有offer的人了。
一个人关注搜集媒体招聘信息,一个人跑宣讲会,一个人奔波去外地笔试面试,没有学长学姐可以传授经验,没有相关领域人脉资源,每个周末一个人背着书包奔波于高铁站,无数次在火车上、地铁上、公交车上睡着,一个人品尝消化着这一路所有的悲辛苦乐……
这条路,比想象中难熬太多。
我摸不到未来的轮廓。
明年这个时候会在人海哪个角落浮沉,甚至几个月后身在何方都是个未知数。
好在,一个人跌跌撞撞、一路摸索着,竟也挺过来了。
还是那句话,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6
这个五一,我和妈妈一起飞到热带的岛屿,看看海,游游泳。
年轻的时候,总想逃离父母,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现在,我却很想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点点滴滴的时光。
在这场父母与子女渐行渐远的旅程中,我想抓住每一刻,没有遗憾。
正如我在“致谢”中所写——
很感谢辛勤养育、悉心栽培我25年的父母,很幸运成为你们的女儿,你们永远是我心上最柔软的所在。
我想,这些黯淡的日子,有一天,应该也会成为记忆中闪闪发光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