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拿人钱财,与人消灾。”
很多人工作的出发点是“我就是给老板打工的”,事实上,真正在帮你买单的,永远只有公司的用户和服务对象。
认清楚谁才是真正需要“消灾”的,你会发现,工作上少了很多情绪和纠纷,老板也会
02
“说到底,就是人的问题。”
职场,本来就是情商和智商双飞的游戏。
工作受挫的时候,比起毫无头绪地贬低自己工作能力,不如冷静下来想想能力以外的可能性。
假设说,你的能力其实根本没有问题,那么,是跟你有关系的谁,身上出了问题?
03
“莫忘来时路。”
事业高升、工作安稳时,别忘记刚离开大学校园,大汗淋漓地挤在人才市场中的自己;
事业最压抑的低潮期,别忘记刚进公司面试时,坐在HR面前自信满满、侃侃而谈的自己。
04
“完成工作,我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离婚也好,出轨也罢,职场对人的容忍度其实出奇地高。
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每个人都有需要处理的私事,有生活中过不去的坎。
成熟的员工会在痛哭流涕的同时,做出无可挑剔的方案;优秀的领导会在极端焦虑的时候,更加注意自己的处事态度。
职场很宽容,但你不能将此作为怠工的理由。
05
“要知道自己上级的爱好。”
很多人觉得,与领导交好就等于拍马屁,就是油嘴滑舌,就是口蜜腹剑,就是个小贱人。
向上管理,是职场新人绝对必要学会的。越了解你的领导,你们在工作中的摩擦就会越少,合作的默契就会越高,相处也会越融洽。
90%的工作障碍,都出于无用的新人逆反心理,和沟通中的情绪误解。
06
“我那么努力,就是为了给曾经看不起我的人,一点颜色看看。”
共勉。
07
“所有事情,最难的是一开始。”
想要离职的人,最难的是向领导说出“我可能要走了”的那一刻;
想要升职的人,最难的也是向领导提出加薪的那一刻;
想确定关系的人,最难的是回复“嗯,我们试试吧”的那一刻;
想要分手的人,最难的也是对ta说“我们不合适”的那一刻。
所以你看,其实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08
“面子是这个世界上,最难放下的东西。”
如果有一天,你能从自己最厌恶的人身上学东西,那么这世界上,谁都不可能阻挡你成功了。
试着想像一下,在职场中,你最最最最最膈应的一个人的脸;
当我问你,“ta有什么地方,是你确实还没做到的?”
你需要多长的时间来回答这个问题?
09
“来工作是赚钱的,不是交朋友的。”
刚进入职场的小鹰,都会有这样一个问题:人情味太重。
相处得再好的同事,也没有办法拯救你被炒的命运;而就算你拒绝了几千次劝酒,人家也未必会有空排挤你。
不过,确实如果能在职场里交到朋友,那就是一个惊喜。很多人工作后的朋友圈,七成以上都是各家公司的同事组成的。离开公司,朋友还在,这就够了。
10
“不要去做客户没要求你去做的事情。”
对职场人而言,比起消极怠工,最恶劣的应该就是白费功夫。
就为了自己的所谓原则态度,或者因为旁边的同事还没走,抠个工作细节都要加班几个小时,回家后自我感觉良好,仿佛明天就要升职加薪;第二天跟领导邀功,领导一脸懵逼:我也没叫你做这个呀。
能占用你工作以外时间的工作,永远只有两个理由:
1、符合领导对你的要求;
2、能自我提升。
11
“实战之前,必须预演。”
也就是所谓的“先在脑袋里走一遍。”
尤其是秘书岗、公关岗的职场人,或者第二天有重要会议、重要演讲的,先在心里模拟过一遍,就会发现很多漏洞自己都没填上,吓出一身冷汗。
“预演”也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工作思维方式,也是我们常说的“工作计划”的头脑风暴版本。
具体思路流程为:“明天早上,我走进办公室坐下开电脑,然后先把XXX做了,这是昨天交代过的事情;跟着做XXX,因为它是次重要的;做完这两件事后,大概就要开个小会了,我可能要发言的部分是……”
12
“道理我都懂,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这句话是半对半错的。也正因为如此,编剧才让子群说出了这句话。
有些事情,懂了道理就完全可以改变。
懂得自我提升的重要性,你会比不懂的人更焦虑,至少不会完全颓废了;
懂得选择平台的重要性,你会比不懂的人更挑剔,避开了许多深坑,绕开了很多弯路;
看到了白光这个只会发穷疯的男人,多少正陷入爱河的女孩子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有些事情,是潜移默化发生作用的。
不然为什么老师干嘛总要我们多读书?
13
“你不能连自己输在哪里都不清楚。”
很多人抱有一种鸵鸟式的逃避心理,学一个技能失败了,做一个方案失败了,一次演讲失败了,就把它团吧团吧雪藏,一辈子不要再看了。
勇敢点问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
为什么我想的是这样,市场却是那样的?
为什么我想做一个煽动性的演讲,听众反应却平平?
哪一个细节跟想象的不一样?哪一个环节没有做好准备?为什么他赢了?为什么我不能?我分析的这些都对吗?跟谁沟通我的失败才能帮到我?
14
“说过的话,不能轻易让步。”
否则你在职场中,就会被别人当做是一个头大无脑、随时可以被讨价还价的人。
保证自己在领导面前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不是一时兴起,或者随口附和。
想好每一种可能被反驳的方式和改良的办法。不是强词夺理,而是有理有据的固执己见。
你不是说自己在职场里人微言轻吗?
想想是不是因为自己,对说出去的话太不负责的缘故。
15
“说到底,给钱多的就是好公司”
很现实,不过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
之前鹰叔写过《谁说第一份工作薪资不重要的?》,就是一篇典型的反毒鸡汤文。
不符合自我认知的低工资,容易让人变得自厌自弃,对自己的工作失去提升兴趣,你会在成长道路上跟同龄人越拉越远;
而当你想要跳槽的时候,又发现自己没有学到任何东西,固步自封。
高工资不一定是美酒,但低工资一定是剧毒。
16
“你就是品牌。”
贺涵从B&T辞职的时候,他的客户亚当说的一句话,让我非常眼红。
他说:“我不管你去什么公司,你去哪,我的单子就跟去哪。”
不光是对客户,对同事和领导,我们都有自己的个人品牌。你做事非常细致和踏实,领导自然会把重要的任务交给你;
你要是个马马虎虎的人,同事都会害怕与你共事:万一你出了篓子,他也吃不了兜着走。
个人品牌这种东西,是只有当你意识到存在时,才会慢慢树立起来的。
17
“一两年当中,如果他没有被挖走或者升职,那么他就极有可能被取而代之。”
故事开始的时候,我们都像子君一样,以为陈俊生是工作稳定的高端精英,每年大把花钱,从不愁生活。
然而贺涵把子君点醒的时候,同时也浇了我们一盆冷水。
如果,我们自我提升的速度,已经远远赶不上公司竞争的激烈程度,该怎么办?
这就是所谓的职业瓶颈期。
小鹰们工作到第七八个年头,或者甚至三五年,就会迎头撞上瓶颈期。早和晚的区别,是前期的准备积累是否充分且准确。
什么样的人会更容易陷入职业瓶颈期?
不清楚自身真正缺的是什么,盲目充电培训;
有了一点小成就,就过早地失去冲劲;
不停地转行,更换多种职业,找不到方向。
18
“交情就是有来有往。”
有来有往,确实是件好事。
还是学生的时候,我都习惯AA制;进入职场后,我会适时地选择AA制和请客。
请客当然也不是白请,如果对方有兴趣交个朋友,会主动回请。一来二去,通讯录里就又多了一个朋友。
适当地让别人欠着自己一份人情,是打开人际之门的一把利剑。
19
“进步快的那个人,总会甩掉原地踏步的那个人。”
尽最大可能,跟优秀的人在一起。
因为如果你能感觉到,会被甩掉的风险,你就会强迫自己跟他一样变得优秀。
20
“所有事情最后一条出路:随它去。”
世界上,有条真理是这样的:
拖拖拖拖拖拖拖拖着拖着,事情就办完了;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着等着,生活就好起来了。
焦虑绝望到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对自己说:
“随它的大便去吧!!!”
哎,这就会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