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前几天的事对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跳出舒适圈自我改变,自我提升,最重要的是不敢去面对这件事,不敢去想离开了他我该怎么生活;其实有时候我们最擅长的事情就是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进行“合理化”,所以当我悲伤,恐惧,焦虑的时候,下意识的会找出理由:因为他离开了我我才悲伤......
我们往往以为是外界的事物引起了我们的情绪和感受,但从没意识到:情绪和感受也会反过来影响我们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和解释。
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因为要发生不好的事情才会恐惧,而是因为我们逃避恐惧,不想面对恐惧才会更加的恐惧,当你逃避恐惧的时候,你将恐惧的对象远远地推开,只想一点儿都不要沾上他,你越是逃离,他在你的想象中就变得越可怕;在这个过程中,你是将你幻想出来的感受当成了现实。当你产生恐惧的时候,你其实还有一种更荒谬的逻辑:我现在很恐惧,那说明一定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你仔细体会一下这句话,就会发现很多时候你将自己的情绪和现实进行了混淆。当然我谈这些不是为了讨论恐惧这种感受,而是为了强调:面对。
想要蜕变,想要变强,面对永远是第一步。不仅仅是面对恐惧,还要面对压力,面对责任,面对风险,面对失败,面对痛苦,面对你人生中的一切。逃避永远是最容易的,但逃避永远都不是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你会一直在原地踏步,你会一直保持着那样一个虚弱又无能的自我形象,你会一次又一次的在同样的问题上栽跟头,你会持续着毫无生机、毫无意义、而又一成不变的生活。
为什么在度亡经的传说中,如果你在第一次就选择了面对魔鬼的话,你就能往生极乐?
我觉得本质上是因为,当你能面对痛苦,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时,你就已经身处“极乐”了。
因为生活对你而言不再是一个不断地“避苦趋乐”的任务,而是你超越了痛苦,你成为掌握你自己的生活主动地“玩家”。还有什么能够比“成为自己,享受自己的人生”,更能够称得上是「极乐」的事情呢?
当我基于“逃避痛苦”这样的原则去生活的时候,我的生活就会变得处处都是压力,处处都是禁忌,这不能做,那不应该,在条条框框的限制之下,我成为了一个只是行尸走肉般重复的活下去的“生存机器”。
很喜欢宫崎骏说的一句话: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感触来自该文章【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7653585/answer/1314999436?utm_source=wechat_session&utm_medium=social&utm_oi=1231193565151096832&utm_content=group1_Answer&utm_campaign=shareop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