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回到了广州,望着霓虹灯下车水马龙的广州城是如此陌生。短暂而漫长的几日,就像是穿梭了几个世纪。无法隔断的血脉亲情,无人能取代的少年情,还有无法抛弃任何一个人掉队的自强不息“战友”情……诸多的情感,就像西江水一样奔涌而来。我在读行中想了什么?收获了什么?今晚我会在“简书”中的《读行杂记二》中跟大家一一道来!
是的!正如我在前言中说的,这几天经历了太多的人,发生了太多的事。巨大的信息量存在了我的脑海里让我觉得恍如隔世。一件件发生的故事,就像注定在我命运中的记忆一样,只是待那一个点到来的时候,它们就像线,遇到珠子,一个个的被拾起,一个个的又被穿入。
昨晚深夜,写了读行的第一篇,关于龙母庙的,其实,更可以理解我那是我情感的一种倾诉。当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有懂的人,才能真正读懂背后的含义。
其实,在德庆人中,很少人知道孔庙还有另外一个称呼叫“德庆学宫”。自宋代以来,德庆县因德庆学宫的影响在不同的乡镇建立了数百个书院。即便德庆在历史上并未出太多的大人物,但整体民风会对知识与学问有着最重,会对读书有着一种敬畏感。但,大多数在德庆生活的人并未发现。就像我说悦城龙母庙是个好地方,赞西江水的壮丽一样,悦城本地佬并未发觉。人也是这样,很难发现自己,很难了解自己。所以,不要总责备他人不了解你,无法理解你。更多的时候,你连自己都无法了解自己,你还想让谁了解你呢?更有甚者,终其一生都没有了解自己,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的这样活了一辈子。
每个人的一生就像我们下午看的端砚一样,都是一件件艺术品。就看你自己如何去雕琢,如何去打造。你是否愿意有所坚守,有所历练。是否愿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否愿意大制不割的活着。每个人都是一件艺术品。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重塑与打造。只要你自己不放弃,就没有什么可以打倒你。有时候,错的不是时间,不是地点,不是一切。错的只不过是自己的态度。选择的态度!无论什么时候,你都可以选择!如果给我无数种选择,我只会给一种选择,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会选择自强不息的活着。越近三十而立,越发现,让我年轻的不再是年纪,而是心!
在孔庙,领略了儒家的精神与思想。我很赞同波哥说的,我们到底要传承的是儒家的什么?仅仅只是浮于表面的读读说说,仅仅从外面上修饰?不!而是是否真正从人本身知行合一,表里如一的活着。是否能够真正的学以致用!就像我们今天下午在端砚村,看到那一件件端砚艺术品,一件茶台价值高达上百万。大家开玩笑,到底是要先有别墅,还是先有什么的时候。球哥说,儒家的《大学》早就告诉我们了,要先有德。
“心大有爱朝龙母,浩然正气见包公”是这次读行活动的主题。今天在包公祠,我们看到了宋代名臣包拯,因清正廉明,刚正不阿,造福一方而被后人记住。后人用不同的艺术来表达对他的怀念与热爱。可见,让世界记住你是需要一个理由的。但更多的,不是包拯需要我们,而是我们需要他。
只是,昨日在悦城的时间太短。“发呆”的时间太短。今日人在包公府,心却在龙母庙。我一直在想龙母,想她的一生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除了传说中的百度都能查到的以外,其他史料并无太多。更无向包公这样有如此多的艺术手法来表现,来展示给后人知。龙母的精神难道只有祈求她的保佑才能被传承,才能传世?我一直思考着。
龙母是一个人,是从一个人成为神的。她究竟是受到什么文化的影响,让她有了后来的大心。她是如何战胜自己,战胜欲望的?她成仙之前受到了什么样的磨难?这些,都是让我所思所想的。古今圣贤有三不朽——立书,立言,立德。文化可以传承,艺术可以传承!我在思考这些的时候,思宁提议我来写《龙母传》。其实,她说出了我内心正在思考的事情。好好积累吧。让自己积累和历练起来。为龙母写“龙母传”,这也是最好报答德庆的方式之一!著书立说,让世人广知龙母,广知龙母精神!
这就是读行的意义!有些人并不太理解我们的读行,一种看似旅游的样子为什么叫读行?因为,有内涵实质的不一样。在读行中,每个人都会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长大!
用文字记录下这一切的美好……记忆里,有那晚的炮竹声,怀念中,有竹篙粉的味道!有些事情只要想起,内心总会荡漾着美好!
今夜,平安夜!平安!平安!平安!
2017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