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没有想到,大明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竟然是流民!

最近与朋友讨论明亡的原因,很多人提到了“流民”的概念,并认为这是导致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比如像明末农民大起义的领袖李自成和张献忠,就是流民出身,而且明末农民大起义的主要成员也是流民,笔者认为,这个说法没有错,明亡的因素有很多方面,有内部的因素,也有外部的因素,流民现象,绝对是这“众多”之中重要的因素!

其实历朝历代都有流民,明朝的开创也是“流民”所赐,元末农民大起义,再说具体点就是“红巾军”起义,朱元璋拔得头筹,方才建立大明王朝,而朱元璋是个什么出身呢?家里穷,被迫当了几天和尚,后来参加了农民起义,成为农民领袖,最后夺得天下,成为一代帝王,可见,朱元璋的本质,就是一个流民。

那么,究竟什么是流民?顾名思义就是由于无家可归而四处流荡的人,这种人的生存环境基本上都十分堪忧,因此,这群人实际上是这个社会和这个国家的不安定因素,他们的内心是仇视这个朝廷的。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有鉴于流民对统治的危害,对于国家人口曾做过专门的统计,并将此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这就是“黄册”和“鱼鳞图册”制度,也就是给国民进行全面的户籍和地籍登记,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户口”,这也是国家征收赋税的基本依据。

这个制度其实之前的王朝也有,但是元朝并不重视制度,加上国家连年战乱,大量的户籍资料都已经在战火中灰飞烟灭了,因此,明初进行了规模巨大的登记造册运动,而且朱元璋对户籍的要求非常具体,一个人的基本资料要精确到能查出他的兄弟姐妹,能查出他的父母亲戚,能查出他的妻子儿女,还要能够反映他有多少亩土地,土地的质量是好是坏,这个制度,基本上将老百姓以坐标的形式固定下来了,并规定每隔十年更新一次。

在朱元璋的头脑里,只要有这个制度,理论上就不会有流民,这项运动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次全面的大规模的人口普查,黄册和鱼鳞图册制度的大力推行,使得国家对地方,对人民的管理有了依据,特别是使人口、户口与土地都形成了对应的关系,也使得国家税收有据可查,从客观上是有利于明初社会生产的恢复和经济发展的。

任何制度,有一利必有一弊,朱元璋的子孙可没有他那么认真负责,大多数属于纨绔子弟,对于朱元璋的一些政策,也也没有执行,或者变相偷工减料,因此,黄册和鱼鳞图册制度在明朝中后期已经有名无实,处于崩溃了,而且大量的数据经过了篡改,因此社会上虽然出现了流民,但是黄册上并没有显示,这项制度的功能在晚明完全无法体现,这也是朱元璋所想不到的。

为什么要篡改黄册和鱼鳞图册的数据呢?因为随着封建集权的深入,土地兼并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人丁事产本身就是在变动之中,因此,很多地方官府编造图册时流于形式,更有甚者,地主或者富农买通官府,随意改写图册上的数据,使自家的土地变得更多或者变得更好,而且还要尽量避免缴纳过多的税收,如此篡改,以至于无法真实的反映户与地的确切关系。

顾炎武在其代表作《天下郡国利弊书》中曾指出:“无田之家其册乃有田,有田之家其轻重多寡皆非的数,名曰黄册,实为伪册也。”可谓一针见血,长此以往,则小农之家就将面临无田耕种的境遇,而地主之家则会拥有大量的土地,而且都是质量上好的田地,两极分化就会越来越严重。

当小农之家无田可以耕种时,他们就基本失去了生存的来源,他们还要承受着自然灾害的摧残,更重要的是,国家赋税是以黄册和鱼鳞图册的数据作为基本依据,而这些数据与现实是不相符的,因此,这些小农之家还要承担定额的赋税,为了逃避赋税,他们就只能选择背井离乡,再去寻找另外的生存方式,而这群人基本上就会成为流浪者、乞丐,等等,流民便出现了。

在明朝成化年间,荆襄地区就曾出现过流民起义,一度影响统治,虽然最终起义被平定下来,但足以令统治者心有余悸,一个王朝进入中期,社会矛盾已经开始激化,土地兼并成为最大的隐患,此后,国家的财政出现了空前的危机。

明朝隆庆万历年间,国家财政赤字严重,为了缓解财政危机,于是有了张居正新政,并实施了著名的“一条鞭法”,张居正新政的重要措施,就是重新丈量天下田亩,其中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重新编修黄册和鱼鳞图册,让藏匿土地,偷逃赋税的人按此补缴税收,让小农之家有田可种,并以此为国家征收赋税的依据,万历九年,这项庞大的工程基本完工,因此,万历初年成为大明王朝最为富裕的时间段,可惜,万历十年,张居正病逝,万历皇帝对张居正进行了残酷的清算,但是,这项新政所带来的好处,却让大明王朝续命多年。

直到天启崇祯年间,大明王朝内忧外患,光抵御清军的军饷(即辽饷)就占去了国库每年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晚明时期,在理财方面缺乏人才,或者说是皇帝没有提拔重用这种类型的人才,导致国家财政堪忧!

魏忠贤提出征收工商税,虽然说是为了方便自己贪污捞钱,但是却在客观上缓解国家岌岌可危,已经非常脆弱的财政,而东林党却废除了工商税,有一部分诸如杨涟、左光斗是为了江山社稷的堂堂君子,而也有一部分人则是为了个人私利,须知东林党的不少成员都是江南富豪,而工商税的征收对象就是这群人。

正是由于国家财政堪忧,特别是陕北一带,更是贫瘠之地,李自成托关系在驿站干了一份差事,可国家却把驿站给裁撤了,张献忠原先是在部队里干的,后来还当过捕快,算是在公家里做过临时工吧!后来被辞退,可见,下岗员工李自成,被辞退临时工张献忠是在没有了活路的前提下,只得揭竿而起,起义造反了!

农民军的主力成员,绝大多数都是失去土地、背井离乡的流民,其实农民要争的,也就是土地,朱元璋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才制定这些制度来防止流民现象的出现,可是,他始终没有成功,他的子孙长于妇人之手,养于深宫之中,可能无法体会老百姓的疾苦,更不懂得流民是什么,崇祯皇帝倒是想弄懂,可惜,当他懂的时候,李自成已经攻破北京城了!看看大明王朝的兴与亡,是兴也流民,亡也流民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1,784评论 5 47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4,745评论 2 37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8,702评论 0 33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229评论 1 27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245评论 5 36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37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798评论 3 39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471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655评论 1 29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485评论 2 31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535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235评论 3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793评论 3 30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6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96评论 1 25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654评论 2 34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233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