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什么?唐代陆羽《茶经》称"茶之饮,发乎神农"。我们的老祖宗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这是关于茶的最早记载。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茶是一种常绿木本植物,叶子长椭圆形,花一般为白色,种子有硬壳,嫩叶加工后就是茶叶,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
而根据《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叶卷》载,在植物分类学里,茶组被列为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茶亚属、茶组、茶系。茶组被统一命名为“Camelliaslnensis(L)O Ktze',为全世界茶学界共同采纳认可。茶组里有17个茶种,目前世界各国栽培利用的“茶”,是茶组里的一个“种”,其染体多为二倍体(2n=30)。其余茶组植物,大多处于野生状态,虽也有被采摘利用的,但染色体多为单倍体(n=15)。因此,科学意义上的“野茶”,是分类学里“茶系”以外的“茶组”植物的总称,它们不是人类广泛利用和饮用的“茶”。由于严格意义上的“野茶”和目前广泛栽培的茶树不是同一类茶系植物,能否饮用,需待进一步的科学验证。
泱泱中华,五千年历史传承,关于物种的名称和写法多有变迁和更换,茶也不例外。不管是歌词诗赋等文学作品,还是历史文献资料记载,茶的称谓不下十余种,据不完全统计,就有草中英、酪奴、草大虫、不夜侯、离乡草、荼、桡、蔎、茗、荈、葭、葭萌、椒、茶荈、苦茶、苦荼、药茗、香茗、荈诧、醒草、药茶、老绿、茗将等等。
"茶”一字最早的书面记载是西汉王褒的《僮约》里“武都买荼”、“烹荼尽具”。荼是茶一字的早期写法,而在唐朝以前,称“茶”为“荼”是最为常见的称呼。大约在中唐时,“茶”字从中分立出来表示今义。具体是唐代开元年间,由唐玄宗主持编修了一部《开元文字音义》。唐玄宗自己亲自己作序,书中将“荼”字不知是写错了还是有意少写了一笔,“荼”字就变为“茶”字。由于是皇帝代序的书,天下还有谁敢不遵照执行的道理,经过唐朝玄宗李隆基至德宗李适这近80年时间的混合使用,“茶”便完全取代了“荼”而被世人所接受。由此“茶”始为“茶”,一直传承到现在。
了解了茶的基本含义,我们对茶的本质才能深刻理解。其实,茶就是一种能够安全饮用的一种植物。我们萃取其精华部分,也就是开春万物生发的鲜叶,经手工或机制加工成产品,经由不同渠道送到你的手边,直到被你喝掉,变成茶渣,进入到垃圾场,以另一种形式存在。茶就完成了它这一世的历史使命,去安心轮回了。
万物生长,繁衍生息,与人亲近,随之而来都会形成文化氛围,酒如是,茶亦然。酒有酒桌文化,茶有茶道文化。《道德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时间的长河里,茶文化抽枝发芽,蔓延生长,到现代,已经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对于茶文化的发展,这是个好现象,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林子大了,也会存在一些泥沙俱下的东西。急于求成的输灌文化往往会造成消化不良,文化中毒、二代畸形,这是不可取的。 但在这个迷惘了几十年又重拾起历史文化精华的浮躁社会,没有文化是跟没有钱一样要被人家讥笑的。
因此,君不见,燃柱梵香、打坐合十就是禅茶一味了;穿件麻衣、戴个手串、轻声细语、一本正经的就成茶界大师了;一张案几、一排茶具、一把古琴、一捏兰花指就称茶道了;摆几个装腔势,拍几张茶服照,写几篇空灵文就曰茶修了。
当然,还有些人,办公桌或者家里茶机上,一定要有一套茶具,三句不离茶文化。好像喝的不是茶,而是仙丹妙药。
他们当真是在谈文化吗?我看未必,不过是扯着茶文化的大旗,在朋友圈装逼而已。一些人一心想把自己装裱成圈子里的精神领袖,去蒙骗那些混沌未开迷茫无知的“善男信女”们,而最终的结果,无非是一个“利”字。
有人说,我完全不懂茶。我想说,茶,只是茶米油盐酱醋茶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喝茶,或习惯,或解渴,或爱好。喝茶,只需随心、随意就好,所谓真正的“茶道”,我想就应该这样,而不是非要穿着汉服坐在精心布置的茶席前故弄玄虚,那只是表演,不是生活,你又何必自卑不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