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胡适,始于台湾才子李敖,当年是看《北京法源寺》才了解李敖先生,因李敖先生向来放荡不羁,但是对胡适的评价极高,兴之所至,开始读胡适的文章。
胡适于留学美国康乃尔大学,修农科。胡适对农科了解越多,越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学农科,想转修文学,但是其二哥以为,诗词是无用之学,救国不中用.采取中立态度,让胡适自己选择。
但胡适的转学机缘是他自己走出来的。因家里并不富裕,在康乃尔大学期间,他需要大量外出演讲,因而耽误了功课,直接的后果就是就是被终止了奖学金。这个经济上的考虑,对于有养家之责的胡适,肯定是重要的。但是在美国的大量演讲也赢得了美国民众的支持,后来他出任中国驻美大使,这一段经历让他受益颇多。
当然做出转学的举动,也并非只有他不适合农科的学习一点,加上康乃尔大学的终止奖学金等机缘,胡适后来得以转入格伦毕业大学修哲学,副修汉学。
在转学这一事上,家人是识大体的。我又要开始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胡适母亲的教导,是他在美国留学七年成长起来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胡适之母从小教导小胡适重在传宗立名以振家声,胡适都做到了。
想到这里,我大学所学也是我不喜欢的物联网工程,有想修汉语言文学之意,但也没有机缘,当然也归咎于自己的“不主动作为”。
胡适回国后,成为了北京大学的教授,一转身成为仕大的领袖,年仅27岁,用他的话说,叫做“爆得大名”。为什么叫做“爆的大名”呢?
知识这种东西是走不了捷径的,靠得是经年累月不断地思考,不断的积累,胡适年仅27岁,在美留学7年,用一年的时间适应语言,在康乃尔大学读了农科,因大量演讲导致学业耽搁,后来转去哥伦比亚大学,一切重新开始,修哲学,再加上到处应酬,真正潜心研究学问的时间并不多。要说27岁的胡适能在学问上能有多大成就,我是不信的。毕竟年龄是摆在那里,很多东西就是靠年纪说话。
说到这里,我想起另外一位名人,鲁迅。鲁迅先生于1904年9月至1906年3月于日本留学,学医。在当时没有先进的学习软件的情况下,鲁迅对日语的适应时间至少要大半年,真正学医的时间不过一年而已。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医学院学生动不动就是八年十年的学,还不敢说自己学得通彻,鲁迅先生这一年的时间又能学到什么?对于鲁迅先生“弃医从文”说法,恐怕又一定的美化作用。因为一年的时间所学到知识根本不足以让鲁迅先生能够面对各类病人,救死扶伤。我相信鲁迅先生肯定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此路不通,从而另谋初路,走上了文学之路。
胡适先生在学问上追求“博与精相辅而行”,颇有鱼与熊掌兼得之意。后来在家庭问题上也是有此意愿,但鱼与熊掌兼得终究不容易,他聪明大胆,在新领域往往很有突破,但是专精一门又觉得太受限制,这就是为什么胡适读书喜欢转学的原因。胡适所学博而不精,后来也意识到他的弊病。
这一点正是我需要改进的。我做不到胡适先生一样知识渊博,涉猎,哲学,历史,宗教,文学,地理等各个方面,我需要在某一方面精进不休。现在我也在尝试着做出努力,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不论是在美国与韦莲司的一段感情,还是在烟霞洞与曹佩声同居的日子,尤其是后者,曹佩声已有身孕。他真切体会到爱情的滋味,这正是他从发妻江冬秀身上获取不到的,俩位红颜博学美貌,放在今天叫做“有共同话题,有精神共鸣”。江冬秀泼辣蛮横,秀才与泼妇又怎会有心灵上的相通?他骨子里是反对旧式包办婚姻的。
他在家庭爱情上究竟是采取革命的态度还是妥协的态度呢?他大概又想走一条鱼与熊掌兼得之路。
无奈旧时期的中国,向来反对离婚。道德的力量,虽无形而甚巨,名誉伴随着社会期望,社会压力是极大的。而胡适“好名”,他非常爱惜自己的羽毛,并且得之不易的名正是他母亲所希望的“振兴家风”,所以他并不是在发妻江冬秀和情人曹佩声之间单纯的选择,而是在“名”与“爱”之间做抉择。
胡适诗中有言:“千年的礼教,锁不住一颗少年的心。”这颗心大概就是为曹佩声跳动的吧,的确,礼教锁不住少年的心,但是少年也脱离不了他的轨道。有情人未成眷属,实为人生之恨事。
胡适先生一生还有很多待学习之处,小女子水平有限,请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