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作为教育界一等一的大学(当然华师其实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最让我深切觉察到里面充满个的严谨高端的学术氛围,那里的研究所十分高大上,是学术前沿的第一阵地。里面的学生十分多样化,各国都有,国际化,高融合,各特点,所以自然的他们的开放程度就比较高。
中北校区的校区是老校区,所以比较旧,许多老式的楼房停用,但是也有许多新式建筑,看上去最富丽堂皇的是研究所和留学生管理处,不过也只是外表,里面有许多小房间,有大有小,用于自习以及团队讨论。
图书馆是新建的,老式停用,外观尚可,设计感还是不错的。总共几楼不清楚,但是借书主要集中在2、3、4楼,6楼及以上是古籍(一些绝版级书籍),一般不能上去,据说需要打申请才可以进去参阅(我记得我按电梯明明按得是六楼,结果出去发现是四楼…不科学呀…)。1楼是电子阅读为主,电脑装配挺不错的,不过没仔细看,所以不知道是不是苹果。随处可见的沙发、座椅,让你可以随时坐下来阅读或者玩手机,哈哈。2楼好像是外文资料室,里面都是不同类别的外文书籍,各种语言都有(以英文为主)。3、4、5楼就是中文的各类书籍,因为是综合性大学,所以书籍的种类涉及范围很广。每个图书室,都散坐着低头自修的人,而且他们极少受外来人的打扰,头都不会抬一下。总体来说,图书馆的藏书并不是很多,但其实无论哪个学校,哪个公立图书馆,图书馆的书你都是看不完的。有时候我们说某图书馆不好,只不过是因为我们没有在那里找到自己预先想要的书罢了。
至于食堂,河西食堂的饭菜也尚可,至少就我们吃的那次,感觉味道一般(估计我们菜没点好…),菜色种类较多(毕竟那么多人)。在华师大有很多外来人士过来培训,我们在问路的时候就碰见一个,他一脸苦恼得说:“我也不知道路,我也是刚过来培训的,这路也都搞不拎清,麻烦的嘞…”哈哈,抱歉,我们不是来培训的…
他们的课堂教学十分小班化,通常上课的教室都不大,因此学生坐得就比较集中,老师讲课的时候就容易与每个学生进行眼神交流,整个课堂学生的参与度也会高很多。他们的一节课时就是我们连上的两节课,不有没有下课时间,也就是说他们一节课有1个多小时,在课上尿急的话可以自行去上厕所。我们蹭的课是《学前儿童行为观察分析》(问了好久才问到的,期间还发生了很多趣事),个人觉得这课开得还是挺好的(我学的是小学教育,但是“观察”这项能力是不管哪个专业都应十分重视的),他会教会你怎样观察,不过那里的一位同学向我抱怨说,好是好的,就是作业多。因为要观察,所以他们必须记录成篇的细节,以及对细节做出分析。
课堂里学生的学习状态挺好的,当然也免不了偶尔划划手机,或者没休息好想要睡觉的那种。我们都是学生,都差不多,差距会存在于你在课堂之外所做的事。小教室会带给你一种高度集中感,所以在那里听课的人,比较不容易脱轨(但是你真得想要脱轨谁也拦不了你)。
至于老师的讲课水平,我觉得跟我们的老师都没差啊,即便是哈佛大学的老师过来讲课,其实都没差的,不信的话你们可以考究一下MOOC,一些高等院校的公开课程,同一门课程,老师们讲得内容,如果是以教科书为出发点,传授的知识其实都是差不多的。大学里对老师的一些讲授技巧并没有中小学那么强调,而且大学老师的重点也是在于给学生大方向上的指导和精神上的启发以及学术前沿信息的传送。大学,是靠自学为主的。(看我们考前疯狂一个月就知道了)。
在华师大,就我们所知的,并没有一个我们曾经的同学,或者认识的人。十分感谢那些给我们指路,指课,借给我们饭卡,借给我学生证,让我得以进入图书馆参观的华师大学生们,十分感谢你们,虽然我们只有一面之缘,但是这是很美丽的邂逅。
我从这次“游学”里从某个方面还认识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人们会说“付出比给予更快乐”。你知道的,在此次旅途中我们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但是一直去请求帮助,其实是一件很累人的事。你要微笑,你要有礼貌,你要随时准备接受别人的拒绝以及奇怪的眼光,总之就是脸皮要足够厚,心胸要足够大,体力要足够好,鞋子要足够舒适。哈哈,本来还打算去华东师大的闵行校区的呢,不过实在太累,经不起肉体加精神上的折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