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来自北京的Julie,今天继续转述叶武滨老师的时间管理100讲。今天这一讲的主题是管理时间的核心是事件的分类,仍属于计划范畴。
记录事件(承前)
昨天谈到把大脑里所有的事情记录下来,用一个工具,哪怕是纸笔,或者手机APP,把我们所关注的事情都写下来,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那么之后要做什么呢?人的欲望非常多,想法也很多,点子也很多,可是当我们把它写下来以后呢,你会发现这么多的事情我们真的是做不完,那怎么办呢?
事件的分类
我们要学会聚焦,学会挑出要事,学会对事情进行分类。叶老师讲过,我们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通过管理自己的人生目标,管理自己的习惯,甚至每天的行为跟目标的关系,这才是最重要的。管理时间的核心就是管理事件,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就需要我们对事情进行分类。
一般来说,事件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特定时间和日期一定会发生的事件或行程,这类事件称为固定日程,这类事件通常用日历来管理。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提示:就是很多人因为事先的收集工作做的不彻底,只在日历中写工作的事情,却遗漏了生活上的事情,导致突发的事件,从而使日历上的事情不能完成。所以一定要先学会收集记录,其次才是对事件的分类。日历里放的是与固定时间有关的事件,包括坐飞机,上课,约人见面。这类事件不宜安排过多,要尽量少而精,否则就无法适应突发变化。
第二类:我们有大量的事情,可能对时间的要求并不太高,但也是我们的承诺,我们只要在某年某月某日这一天完成就可以。这类事件称为有截止日的事件,通常用清单系统来管理。比如,我们约了某人在某天打电话,这时候可以把它放在清单中,标注一个截止时间。这类事件可以比日程多,但也不宜过多,否则就会对事件临近截止日产生一种压迫感。
第三类:此外,还有一些事情没有太多的时间要求,这类事件称为无截止日的事件,通常也用清单系统来管理。包括打投诉电话,打电话问候,出去买个并不急用的东西,提前充电费或加油。这类事件弹性大,数量也最多。这类事件虽不紧急,但是越快做越好,做完了就不用再惦记,心里也会越轻松。
清单事件的进一步管理——情景管理
如果清单事件过多,可以再按照不同情境再进一步分类:也就是什么样的事情、用什么形式、在什么地方完成?如具体可分为:@打电话@在办公室@在电脑上等类别。这样的分类将非常有助于我们在不同的情境之下进行批量事件的处理。
关于情境管理,叶老师会在下一讲中进行更深入的讲解。
我是怎样对事件进行分类处理的?
我第一次听叶老师的100讲之后,购买了Calendar 5,主要用于固定日程的记录。工作中主要记录会议时间、出差时间,生活中主要记录家人的生日、孩子的兴趣班时间,个人主要记录我的网课时间。在近期购买了易效能团队研发的日历1CalendarS后,该日历系统的强大功能简直让日历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我在原来Calendar5所记录的基础上,工作方面又增加了不同项目的起始日期和关键节点日期,孩子的不同兴趣班用不同标签分门别类,可视效果瞬间提升。此外,我还可以通过日历随时查看易效能课程排期,根据我的日程安排来选择合适的时间上课。目前查看日历已经成为了我每日起床后必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除了日历,在叶老师的21天训练营中,我还学会了使用To do清单系统,我会每周分2-3次集中收集事件,每日清晨从收件箱中筛选出“紧急事件”,再从中选出需要当天完成的事情,标记上“我的一天”,这就是我的“今日待办清单”。同时根据对事件的分析,将部分需要一定时间专注处理的事件列为当天的“青蛙”,在当天完成。
叶老师说,学习是一个从僵化到固化再到优化的过程。关于清单系统,我还没有达到特别熟练的程度,目前应该处于从“僵化”向“固化”转变的这个阶段。但是,由于有了“清单”这个强大的系统来收集大脑中的各种事物,我感觉自己目前最大的受益之处就是我现在的焦虑程度明显下降了很多。我之前总是在汽车快没油的时候看到提示才急急忙忙去加油,现在我基本都会提前加好油,再也没有看到提示时的那种焦虑感。每当有新的事件闯进大脑时,如果不是特别紧急需要马上处理,我都会列入清单中进行分类,加上或不加截止日,留待将来的某个时间去完成,然后就放下这件事去做当下的要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