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便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美国高中的毕业要求中,课程难度一项仅有下限,却无上限,以鼓励学生追求满负荷运转。所以,在条件稍好的美国高中里,很难有“吃不饱”的学生。哈斯校长有位熟人的孩子在一家著名的私立学校念高中,因为该校鼓励学生多学难课,AP课不设基本门槛,有的AP课甚至不要求选修就能申请参加全国统考,所以这位能力超群的学生读到高中第三年级,学校的辅导员就对家长说,下一年得考虑让你孩子去附近的大学读书了。
仍以哈斯校长的一位学生所在高中的毕业要求为例,说说美国高中课程难度上的底线与极限。该校所谓的“验证学分”即为学校对科目学习的最低要求,高中课程的底线,也可理解为毕业考试的科目。学生要毕业,只需修完规定科目的基础课程,攒够学分,并通过相应的达标考试,挣足“验证学分”。
这些考试不在高中第四年级结束时统一进行,而是分散在相应课程的学习结束之后。有考试要求的科目包括:代数I、几何学、代数Ⅱ、地球空间科学、生物、化学、世界史/世界地理I,世界史/世界地理Ⅱ,世界地理、美国和弗吉尼亚州史。考试的题目难度不大,这也与美国高中推行的普及教育宗旨相符。
高中课程的极限,就是AP或IBDP课。它们并不是美国高中的必修课,只有那些精力充沛、能力超群的高中生,才会挑战自己,选修这些大学水平的课程。也因为“上不封顶”的课程难度,同是高中毕业生的美国年轻人知识领域方面各有所长,这不仅是因选修科目的不同而造成的;即便在相同的知识领域内,其水平和能力也往往带着浓厚的个性化色彩。
以历史科目为例。有能力的学生,可以一进高中校门即第9年级,就选修大学水平的AP世界史,以后还可选修AP欧洲史、AP美国史等其他大学水平的历史课,而这些课程全都超出了高中毕业证对历史科目的难度要求。
原则上讲,美国高中在选课时很少设置年级限制,仅凭学生的能力和成绩说话,所以在某些核心科目的课堂里,很可能出现高中各年级的学生。那些求知欲旺盛、自制力过人、学习速度超越同龄人的学生,不仅可以利用选课机制“超速前进”,甚至被允许订制属于自己的特殊课程,即所谓“独立研究”(Independent Study)。
这种以能力、兴趣为基础的自由选课机制,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发展的可能性和相对宽松的成长环境。学生既可以争做全能选手,也可以凭爱好和特长,争当单项冠军。正是这种源自内心的需求,让学生更有可能自觉自愿去探索和努力,有勇气和毅力去克服遇到的困难,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从教师的角度看,经由学生自主选择后组成的教学班级,因学生的水平、学习兴趣相对接近,不仅教学内容和进度上更好安排,学生的积极性更高,参与性更强,课堂纪律也相对易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