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作文,于夜半失声难过思绪翻涌时相遇;我与作文,于午间阳光晴朗有所感慨时相遇;我与作文,于晨光熹微被梦魇困扰时相遇。
我对于写作的美好期许是“耕耘文字,抒写人生"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平日生活中,我们有思考、有感悟,想写都可以写下来,不需要追求篇幅之长,论述之细,一个句子、一首小诗、一段评论都好,这些都是记录的小片段。所以平日有微写作记录小的情绪起伏,生活中有小写作描述事件的起落,所以我与作文时时在一起,时时彼此需要,时时相互慰藉。
学习生涯中我与作文的初次见面是在小学语文课上,看着书上一张画着小足球赛的图片,尽力用文字表达这张图片。从此便开始了小学作文的旅程…
看到网络上老师对小学作文的总结:“低年级,是儿童想象活动的“敏感期”,最佳的训练形式是创造型的想象性写话和童话体写话(如根据故事开头说写童话、听音响编写童话、童话续编、命题编写童话),重点是培养学生有意地重现表象的能力,增强学生想象的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中年级,是儿童观察的活动的“敏感期”,观察能力迅速发展,特别是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细微性和概括性显著提高,因此最佳的习作训练形式是观察作文(素描作文)如自然景物、小动物、人物动作、人物外貌、人物对话和周围环境素描等),重点是让学生获得丰富而鲜明的感性表象,帮助他们从五光十色的感性表象中“筛选”出典型的表象,并让他们通过想象生动地表现典型表象,即培养观察的目的性、条理性和典型性,形成典型表象的能力。
高年级是儿童抽象概念思维进入“敏感期”的阶段,其习作训练形式应该从观察习作转向有明确交际目的实用型习作(包括纪实习作和想象习作,如暑期生活交流、学写生活随记、学写读后感、学写导游词等),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增强学生思维的针对性、逻辑性、灵活性和独创性。”让我感到老师对于让学生的写作入门的用心和不易。如今写作越发有章法了,想是曾经小学入了门吧。
初高中时,情窦初开的我仿佛一个苦情诗人,开心不开心都要在本子上写几句。开心时写顾城的:“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什么都不说,就很美好。”不开心时,写张爱玲的“深情是我担不起的重担,情话只是偶然兑现的谎言。”但初高中考试的作文要求框架、要求结合题目、要求字数等等束缚了思想、让我一度认为作文是一大得分项目,是近乎功利性的写作…我不甚看好这种封闭性质的“创作”。便自以为是的放弃了一阵子。
如今到大学,我与作文仿佛又再次相逢,重逢之喜虽好,但我中段落下的知识使我连接的十分吃力…大学的作文是对其深度剖析,是拉开展开细细研究的过程,老师的讲授令人耳目一新,醍醐灌顶。
始于描写,忠于表达,勤于思考,勇于抒情。我与作文,将会待续…
学号21930601117
语教二班徐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