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800万老漂族的孤独:我该在何处安度晚年?

图片来自电影《桃姐》


仔细看看身边,很多年轻人为了梦想来到北上广深这些大都市,我们通常称他们为“北漂一族”,而现在新生一群老年人为了子孙而北漂,我们把他们称为“老漂族”。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中国“老漂族”接近1800万人,王阿姨就是这些老漂族中的一员。

01

1800万老漂族的孤独

早上吃早餐,听妈妈说楼下的邻居王阿姨又失眠了。

原来王阿姨的儿子在一家外企上班,最近买了房,总算在深圳安定了下来。农村的父母年纪大了,农活也干不动了,家里的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儿子和媳妇一商量,就把老俩口接来了深圳。

王阿姨想着可以投奔儿子享褔了。再说儿子媳妇工作都很忙,孩子也还小需要人带。与其请个外人总是提心吊胆的,还不如自己带,也可以去帮帮手,发挥发挥余热。一想着每天可以见到儿子,可以逗弄孙子,怡养天年,想想都是美好的。

可是来到深圳第一个不适应的就是失眠。

老太太以前在老家,白天下地干农活,晚上跟其他老人家唠唠嗑,然后渐次散去,洗洗就睡。农村的夜晚静谧黝黑,除了远处的点点灯光、偶有几声犬吠外,就只剩下孤寂的蛙鸣声了。在这样安静夜晚,老太太总是一着枕头就能睡着,一觉差不多睡到天明。每天的生活也非常有规律,老人家的身板挺硬朗。

来到深圳后,由于家里的朝向正对着马路,晚上直到十一二点都能听到汽车的噪音,再加上旁边有个新楼盘开始动工,机器的嘈杂声搅得老人有点心烦意乱。深圳是个不夜城,夜晚的灯光仍然很刺眼,对面楼顶的霓虹灯隔着窗帘还是闪耀。老人刚来的头几天是整晚整晚翻来复去地睡不着。由于晚上没有体息好,白天就老是打不起精神来,脸色也没有以前那么红润了。

来到城里的第二个不适应是没有事情可以做了。

以前在农村,总是有干不完的农活,喂了几只鸡,养了一头猪,还有几亩田要打理。现在好像没事可做了,早上起来,儿子媳妇上班,小孙子送去幼儿园,家里好像也没什么可忙的,也就是出去买买菜什么的。由于刚来到大城市,对周围也不熟悉,害怕迷路,所以也不敢到外边逛逛,只能呆在家里看看电视。人一闲下来,毛病就都来了。

第三个不适应就是没有了唠嗑的对象。

老人来自陕西农村,带着浓重的口音,普通话都不怎么会说。周围也没有什么老乡,楼下遇到的邻居大多时候也是点点头一笑而过。有时空闲还真想跟别人多聊几句,一是语言不通,另一方面也不知道聊啥。好在经常接送孙子,也有几个同栋楼的老人,慢慢才找到个说话的对象。

当然最窝心的还是跟儿子一家人的相处了。

本想着可以天天见到儿子孙子,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结果儿子的工作太忙,经常出差加班,来了大半个月了也没和儿子好好说上几句话。媳妇是广东人,家乡的饮食生活习惯都跟媳妇不一样,做的饭媳妇不爱吃,有时还嫌弃说卫生没做好,孩子的衣服又穿多了等等。老人有时小心翼翼地,生怕媳妇不高兴。

北漂的孩子在城市里打拼不容易,而北漂的老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孩子就已是她的全部。如果跟孩子的关系处理不好,这不是在安度晚年,而是在油锅上受煎熬。

图片来自电影《桃姐》
02

这不是安度晚年,而是在油锅上受煎熬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中国“老漂族”接近1800万人,尽管他们大多数人能较好地适应新的环境,但也有不少老人的生活面临着难以融入城市生活、医疗住房难以得到保障等现实难题。在光鲜的外表下面,在老家人艳羡目光下,是老人孤独、低自尊的生存状态。

我身边有一个很极端的例子,儿子长年出差在外地,媳妇刚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就叫了他的妈妈来帮忙带孩子。结果两个陌生的亲人之间因为在观念和生活习惯上都有很大的差别,婆媳之间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发生争吵,这当中又没有做为亲人爱人的儿子的协调,整个家庭就变成了一个硝烟弥漫的的战场。

一天晚上老人因为一些琐事又与儿媳发生了争吵,媳妇因为刚当了妈妈着急上火脾气很大,经常对老人指鼻子瞪眼的,再加上老公长期不在身边,心里的怨恨一股脑脑地撒到婆婆身上,十点多竞然狠心地把婆婆给撵出了家门。婆婆没有地方可去,只知道回老家需要坐高铁,也不知怎样摸到了高铁站,可是所有的高铁都已停运,就在高铁站蹲了一晚。

委屈的老人这才想起给儿子打了个电话。儿子听到忧心如焚,可是身处异地也帮不上忙,只恨眼瞎找的媳妇心太狠。你可以想像,家庭大战一触及发。一边是刚刚生了孩子的娇妻,一边是受了委屈被深夜赶出家门露宿高铁站的母亲,还有两个刚出生的婴儿,他的心都被撕裂了。他打电话把妻子臭骂一通,两人差不多闹到要离婚的地步。

图片来自电影《桃姐》

03

老漂族最害怕的事情

我爸爸妈妈其实也算是“老北漂”之一了,他们退休后来到我的身边帮我带孩子。期间爸爸得病后一直也没有告诉我。去了大医院因为病床紧张排不上号,但是自己的病又得马上动手术,不得已自己上网查了一家民营医院,也没跟我说就自己安排住院了。住院后,医院迟迟不安排手术,直到一周后才安排了手术。手术似乎还挺顺利,但出院后几天病情又复发了。这让老人痛苦不堪。

我赶紧找了朋友帮忙住进了大医院。住院的第二天就安排了手术,术后恢复的很不错。我当时非常愧疚,没有太多地关注爸爸。在民营医院花的费用是大医院的数倍,而且还没有治好,害得老人又挨了一刀。这些住院费用拿回老家的社保局只能报销不到60%。医疗保障无法做到全国联网,这是老人不愿意来到大城市生活的最主要原因。

对于老漂族来说,最怕的就是生病,如果是慢性病还可以挨一下,如果得了急病住院,医院的病房紧张住不上院不说,钱也是哗哗的流,而孩子上班都忙,也没个人照顾,这些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老人们一般都有点逞强,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向子女求助。

04

孩子离父母太远,就是忘恩负义?

如果说北漂是因为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人才流动,那么随之而来的老漂则代表了我们的家庭关系的浓度过高,彼此依赖而在心理上无法分离而导致的。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孩子不能离开父母太远,孩子也不可以过得比父母更好。

如果没有成功地超越俄狄浦斯冲突,孩子会在潜意识中认为不能比父母更成功,如果超越了父母可能会有一个惩罚在等待着自己,并心生内疚。这就是孩子如果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无论是在礼教上还是心理上都需要孩子把自己积累财富与父母共享。这其实是一种边界不清的表现。

可以想像一下,孩子在大城市住一百多平方的房子,而年迈的父母还需要面朝黄土背朝天。对于孩子来说,他会对父母非常内疚:父母为自己付出了许多,牺牲了许多,供养孩子读书成人,而付出后对孩子会有所期待。如果孩子不能按照父母所期待的那样回报父母,即使父母不说,可能孩子也过不了周围乡里乡亲们的那一关,背上一个不孝的骂名,让孩子有一种近乡情怯的感觉。

而在父母一方会有这样的认识,你是我生养的,你的东西就是我的,你现在在城里过得好了,居然不回报父母,你小子是忘了本了,甚至会给孩子贴上一个忘恩负义标签。

我们看到很多的北漂一族的家庭中的矛盾,除了日常生活习惯上的冲突以后,最关键的还是原生家庭与核心家庭之间的矛盾。看似是一家人,其实是两个家庭在共同生活,这中间一定少不了权力斗争,比如孩子跟谁亲,孩子该听谁的,家里的饭由谁安排,饭菜的口味听谁的,这些细微的生活琐事无不体现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力量拉锯战。

图片来自电影《桃姐》

05

如何还老漂族一个美好的晚年?

婆媳关系在家庭关系中破解的困境就在于,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太近、浓度过高。而大多数家庭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处于未分化状态:父母担心孩子的分离,孩子也未能够全然的独立,所以彼此依赖与需要,形成一种粘连的关系状态。结果,中国式的家庭关系就成为了一团浆糊。

如果孩子的初衷是为了让父母安度晚年,或许我们可以尝试从下面几个方面做出改变或努力。

不要被孝顺所绑架。父母真正需要的是心与心的连接,如果有能力将父母接来身边,即使锦衣华服,山珍海味,但孩子每天不着家,老人却有着坐牢的感觉。在外人看来,似乎这个孩子多么的孝顺,但个中滋味只有老人心里明白。

曾经有个朋友的父亲得了重病非常痛苦,但他明确告诉孩子他不想再住进医院。孩子如果任由父亲这样有病不住院,害怕背上不孝的骂名,认为自己有条件让父亲接受最好的医疗服务,强行将老人送进了医院。结果老人以非常惨烈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从医院的楼下跳了下来。父亲的离去让孩子懊悔不已,他没有去了解老人真正的用意,或许老人觉得余下的生命不多,一辈子被别人安排,想为自己做一回主了。

尊重父母的选择。父母如果愿意来到孩子身边,孩子应该发自内心的欢迎,让自己有机会多陪伴,而不是把父母当成了负担,或者直接把父母当做了免费的保姆使用。如果父母愿意留在家乡度过晚年,子女除了平时常给父母打打电话,也可以多抽点时间回家陪陪父母。父母最后的时光能够由他们自己去选择如何度过或许更为重要。

建立自己核心家庭的边界。在自己的小家,夫妻双方要非常清楚哪些是自己的事情,比如教育子女的事情、家庭的财务处理、夫妻之间的问题,这些事情最好能够跟父母明确。假如儿子跟妻子吵架,这是夫妻之间的冲突,如果婆婆插手进来,就将事情变得更为复杂了。

不要试图去改造父母,改变只能从自我的成长成熟开始。其实把父母接过来帮助自己带孩子是另一种形式的啃老。我经常听到身边朋友向我抱怨,我婆婆在家什么也不想干,我每天下班她就把孩子丢给我去外面跳广场舞去了。孩子是我们自己生的,养育本身是我们的责任,而我们却想当然地认为老人帮尽忙带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妈妈总说老人带孩子的方法不对,教的也不对,总是想要去改变老人的思想,其实老人是比较固执的,差不多坚守了大半辈子的价值观很难去改变,与其在这上面使力气,让大家都不痛快,还不如通过自己的成长变得更加涵容,接纳不可改变的部分,感恩老人对自己这个小家的付出。将心比心,才能获得和谐的代际关系。

其实是否选择离开家乡“漂”来与孩子居住,最核心的机制在于独立的人格。因为个体的独立,会在人际间建立边界,无论是否与孩子生活在一起,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够过好自己的晚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230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261评论 2 38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089评论 0 33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42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42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44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2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78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16评论 1 29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76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58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59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37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0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6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59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8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