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转载(知书简七的文章):
网上有这样一个段子,10年前我们在银行存了10000元,那时牛肉面8元一碗,相当于存了1250碗牛肉面。
我们把那10000元定存10年,按照年化收益率3.5%左右的单利计算,到了现在,我们在银行的存款有13500元。
可是今年的牛肉面,差不多20元一碗,我们的钱只能买到675碗。
明明我们的存款多了3500元,可以买的牛肉面,却少了575碗。
通货膨胀这个词我们经常听到,但到底什么是“通货膨胀”呢?我们来看一个小故事。
小镇上有种梨和种苹果的两种果农,第一年梨和苹果的产量差不多。
如果种梨的果农想吃苹果,就会拿一个梨,跟种苹果的果农交换一个苹果。
到了第二年,梨大丰收,产量是去年的两倍,而苹果的产量则没有提升。
这个时候呢,种梨的果农还是想吃苹果,但是在拿梨换苹果的时候发现,苹果不够换了。
这个时候为了争夺有限的苹果,就有人拿两个梨交换一个苹果。
故事中的梨和苹果,实际上与货币和商品的关系类似。
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超过交易商品需要的量时,就会像多了的梨一样,要用更多的梨去换苹果,也就是商品啦。
这个时候苹果的价格上涨,也就是发生了通货膨胀。
衡量通货膨胀的CPI
文章开头我们消失的575碗牛肉面,其实也是通货膨胀“偷吃”的。
平时我们觉得物价在上涨,但具体涨了多少,我们往往一时也说不出个数。于是经济学中出现了CPI的概念,也就是消费者物价指数,来确切衡量物价的上涨幅度。
这个指数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为它就象征着购买力。
回到牛肉面上,10年前的牛肉面8块钱,而今年同样的一碗牛肉面变成了20块钱。那么经过一个简单的计算:
(20 - 8)÷ 8 × 100%= 150%
就可以理解为牛肉面的CPI在这10年间,上涨了150%。当然啦,世界上的商品千千万万,牛肉面不能代表整个社会的物价。
每个月我们国家统计局,发布的CPI的计算方式,是非常复杂也更科学的。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在国家统计局的官网上,查询CPI的具体计算方法。
上图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CPI的变化情况,2020年度CPI增速为2.5%。
我们来算一笔账,假设2020年初,我们有10000块躺在银行卡里,银行活期利息0.35%,那么到了年末,我们账上有10035元。
然而由于2020年度的CPI为2.5%,这10035元还值:
10035 ÷ (1+2.5%)= 9790.24 (元)
也就是说,经过了2020年,银行卡里的10000块“缩水”了约210块。
你以为赚了一杯奶茶,事实上你亏了一顿火锅。
这里还要特别说明一下:CPI指数是不包含房价的。
这也变相解释了,为什么大家看CPI增速并不高,但是每个人都感觉到,钱贬值的速度可不止如此。
身处于通货膨胀之中,就像是温水中的那只青蛙。
尽管每年的CPI指数看起来没那么高,但是经年累月不打理自己的钱的话,就像10年减半的牛肉面一样,财富的缩水幅度会超乎你的想象。
根据近10年的CPI增速计算,10年前100块能买的东西,今天你再想买,就得拿出128块钱(房子不算在内)。
所以,如果只埋头攒钱、不理财,那么即便存款数字在变大,你过往辛苦积累的财富,却无时无刻地在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