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忙完开学的相关工作,走进课堂是最佳选择。作为校长,抓住课堂,是抓住办学的关键。作为语文教师,当然从语文课堂开始听起。
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一位年近五十的老教师上阿累的《一面》,也基本上按照学校要求"五步导学"模式来组织教学。“导、学、议、讲、练"五步似乎也没有少,但“议、讲、练"已模糊成"讲"且占去课堂的五分之四。教师放着"定型"课件,一路问下去讲下去,师生很吃力。因为有校长听课,所以紧张肯定是有的。就学生而言,答不准课件预设好的"填空"题,老师暗示引导不到位,学生当然急!教师呢,唯恐学生答不对,再问再答不出课件上"提供"的答案,也急,更急!一节课下来,师生真的很累。宛然一群不会打篮球的人,忙活半天,争来抢去,一个球也没有投进,不仅尴尬,更是扫兴。
我当时在想,假如是我来上这一课,应该怎么上?略作思考,形成"半成品"。我也会按照"导、学、议、讲、练"五步走下去。
一、导。我会从鲁迅逝世时身覆"民族魂"的旗帜导起,激发同学的欲望。"为什么说身材不高的鲁迅是中华民族真正的男子汉?为什么说身体瘦削的鲁迅具有民族魂?"让学生带着好奇走进鲁迅。
二、学。先让学生拿出《阅读空间》(与教材配套的课外读本),阅读周海鹰的《我的父亲》。后精读阿累的《一面》。
三、议。分小组交流两篇文章读后的心得体会,尤其是鲁迅在我们心目中的印象。根据刚读过的两篇文章,试着回答导入时的两个问题。
四、讲。先让学生讲,抽查小组讨论情况,展示小组讨论结果,比较组间差距,表扬优秀,提醒一下不足者。最后轮到教师讲的时候,可以旁证博引,激发学生课后去读书。
五、练。布置同学们模仿阿累写鲁迅的手法选取本班一位同学进行素描。(要求:1.字数在400字左右。2.文中不要出现同学姓名,涉及到姓名的,男女生分别用小强小红来代替。)读完素描文字,大家以能找出被写者为优秀,在找出者中以字少者为优加星。
当然,这些内容不是一节课能完成的,最好是两节课以上。
一天后,我又"异想天开"。我们可以不局限于教材,假如我们用一个月时间来研究鲁迅岂不更好,那样,我们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更远。
第一个周,广泛阅读周。全班分成几个组,每组5-8人,大家围绕鲁迅来搜集与之相关的文章,进行广泛阅读,边读边做笔记。
第二周,专题研讨周。师生共同议定研究的专题,从鲁迅身世到鲁迅性格,从鲁迅生活观到鲁迅作品风格,从鲁迅自画像到别人眼中的鲁迅,……都可以作为专题供学生选择。选择专题后,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分工。每个人围绕分工内容,查阅资料,做摘抄,作交流,最后形成小组研究报告。
第三周,成果展示周。各组按序进行研究成果展示,展示后要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和老师的考问。
第四周,评价奖励周。按照预先设定的评价标准,进行投票,选出不同类型的优秀先进分子,加以表扬。为了鼓励学生,奖励类型可以多设置一些,占到班级的三分之一以上。最后,由师生共同总结鲁迅研究月的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