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发现没有,现在只要有孩子的家庭,孩子的教育就成为家庭的头等大事。父母们都很焦虑,只要聚在一起,讨论的都是孩子们的问题。不喜欢上学,不喜欢做作业,喜欢打游戏,喜欢撒谎,没礼貌。。。。。。我的天哪,都是问题,怎么办?
这本书中说到: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
本书作者有三位,他们都是美国社会学家、教育学家,从事多年的5---18岁青少年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在加拿大和美国的多家电视台及电台担任嘉宾,进行亲子教育的讲座,深受父母和各年龄段孩子的欢迎。
本书对于父母的焦虑,给出了良方。通过大量的案例,让大家发现,孩子的问题背后,实际是父母的问题。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孩子。
本书将从如下三个方面告诉大家,怎样去改变自己,从而改变孩子。“了解自己是怎样的父母”,“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如何做有能量的父母”。
了解自己是怎样的父母。
我们自己是什么性格的人?自己的脾气怎样?自己的底线在哪里?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自己的期望是什么?很多人并不清楚。可以拿张纸,一条条地列出来,然后互相参照,总结自己。你会发现教育孩子是很受自己性格影响的。
书中有个案例。一位父亲是公司的总裁,很优秀,工作很出色。他的孩子10岁左右,一点不喜欢和他在一起。交流发现,这位父亲是很严格的人,对工作对孩子都如此。周末,和孩子一起打篮球,孩子投篮进了,父亲立即指出他投篮的姿势不对;吃饭时,孩子偶尔笑一下,父亲认为不合礼仪进行指责。与这么严厉的父亲在一起,一点也不快乐,孩子肯定不喜欢了。
父母对孩子有要求是对的,但要把握分寸。什么年龄段才能达到,要慢慢要求。如果换种方式对孩子进行引导,不仅孩子接受,也增进了亲子感情了。
有的父母管教孩子,完全是去满足自己的需求。自己童年没有达到的愿望,自己是什么样的童年也会影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以下有五种类型的父母,就是我们要避免的。
第一种,彼得潘式父母。这种家长的特点是:不愿意长大。这类家长,表面上看是开朗、活泼的,很会和孩子玩在一起,是孩子很好的玩伴。然而,他们不知道明天该干什么,怎么为孩子和自己的未来做规划。
有个孩子叫豆豆,一直跟着外公外婆生活。父母爱玩,即使有了她仍旧过着二人世界。每逢周末,父母就带着豆豆去游乐场、电影院、逛街购物,每次他们都玩得很开心。然而,周一到周五,外婆就不好带了,因为孩子不愿意在家吃饭,要去酒店点菜吃;不愿意在家里看书,要去商场打电动游戏。
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是没有安全感,没有人生目标的,只有一颗热情浮躁盲目的心,终将不会有好的未来。
第二种,直升机式父母。这类家长特点是:忧心忡忡,成天担心害怕。整天象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周围,担心孩子这做不好,那做不好,担心孩子出差错,担心孩子受伤害。其实,是家长自己不自信,缺乏安全感。他们只有将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将孩子过度保护好,就觉得自己有成就感了。。
这类型家长的药方:给孩子充分的信任。让孩子去试错,经过了错误总比不去尝试好。《硅谷文化》中就提到了,硅谷最有名的文化是试错文化,这种文化造就了硅谷无数的精锐人才和高新科技成果。
第三种,潮人式父母。这类家长的特点是:打扮时尚中性,观念非主流。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最看重自己的形象。他们会把孩子打扮得很时髦,看重外表,不注重孩子内在的修养,不给孩子正能量的影响。
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会怎样?没有安全感的,注重外表的,华而不实。治疗这类型父母的药方:树立正确的意识,知道去学习,为孩子去努力。想想,谁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绣花枕头一包草呢?
第四种,copy式父母。这类家长的特点是:很自我,喜欢强迫孩子。所谓“copy”就是复制,家长自己很优秀,或者自己童年时期没有完成的心愿,希望孩子能够完成,复制父母的优秀。要知道,这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孩子不是属于我们,他们是独立的个体。这样培养的孩子会很叛逆,会故意和父母唱反调,会故意让父母失望。还有一种,孩子会失去自我,没有主见,成年后会很痛苦。这类家长的药方:给孩子空间,让他们独立。放手让孩子去做,我们只需要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给予指导和支持。
最后一种,无痛性父母。这类家长的特点是:对孩子没有关爱和温情。他们童年过得不幸福,受到了不公的对待,于是,他们的心麻木了,没有爱。对待孩子,没有温暖的语言。对待孩子的错误,不能宽容接纳,冷言冷语。因为他们没被爱过,所以他们不会去爱。这种环境下生长的孩子,不会阳光健康,会学会家长的冷漠无情。那么,他们也不会去结交朋友,不会感恩,从而严重缺乏社交能力。孩子是社会人,需要行走江湖,没有健全的人格怎么行?这类家长的药方:放下过去,重新来过,做个性情中人。找心理专家做心理建设,拂去童年的阴霾,让阳光照进心房。
了解了自己,再去了解孩子。
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
书中将孩子的成长分为三个时期,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这三个时期,孩子需要父母在那些方面的引导呢?
分别是建立不同阶段的价值观,培养不同阶段的职责意识,以及父母的正确教育方式。虽然是在孩子不同阶段,但是最重要的是要始终如一。
孩子幼儿期。年龄小,理解力不够。在建立价值观和职责意识时,父母给孩子指令要简明扼要,经常重复;自己以身作则,做好示范;让孩子参与家务,养成习惯;让孩子帮忙,期望不要过高;多鼓励,多表扬。
在管教方面,不能屈服有孩子的哭闹,可以将孩子抱到一个安静的角落,让他冷静。原则问题不讨价还价,比如,说好的9点睡觉,就不要改变,有利于孩子的遵守规则习惯的养成。
孩子儿童期。逐渐大了,有主见和独立意识。在建立价值观和职责意识时,表达也要具体清晰。父母要留意自己的行为,做好榜样示范。看到孩子的优点,让孩子有自豪感,感受到家长对他的认可。参与家庭劳动和活动,不要催促,给时间孩子慢慢做。
在管教方面,要求对孩子说到做到,设置规矩并坚持不懈地执行,不要半途而废。教会孩子有场合感,知道什么地方该干什么。如,在餐厅吃饭就不能打球,在电影院就不能大声喧哗,在图书馆就不能吃东西等等。凡事不给孩子过多的选择,就两个,不是A就是B。给孩子犯错的机会,父母要把握将错误转变为机会,让孩子学会在困难中解决问题、吸取教训。不要做冲动的父母,做有同情心和同理心的父母。
青少年期。在建立价值观方面,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价值观,特别是正当的价值观。不健康的价值观,父母先理解,在引导。给孩子发言权,培养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鼓励孩子多参与社会义工活动,帮助他人。给孩子留有余地,但没有完成,也必须要相应的惩罚。
在管教方面,要维护家长的权威,用高标准来要求孩子。松紧适度,责罚得当。给孩子希望,允许犯错。看到孩子的潜力,着眼当下和未来。父母凡是要往好处想,不要害怕失败,要知道家家都本难念的经。
华特王尔林曾说过:管教孩子是一项时间跨度大、设计周密的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做一个有能量的父母。
如何做到有能量呢?书中提到了这三点。
首先,做一个有童心的父母。放下顾虑,回忆自己童年的期待,放开手脚,和孩子一起尽情玩耍。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观众,需要一个玩伴,有情趣、幽默、勇敢、热情、快乐的父母。这样的父母,孩子怎么不喜欢,他的悄悄话都会告诉你。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每周都会安排一个家庭日,和孩子愉快的聊天、吃饭。
然后,做一个和孩子愉快交流的父母。很多父母在职场很优秀,可一旦回到家就像变了一个人。和孩子说话爱理不理,或者没说几句就争吵,更有的如同陌生人。家时充满温暖和温情的地方,父母要学习带着微笑和孩子说话。培养和孩子的共同兴趣,比如,一起看一部电影,看完后一起聊聊感想。一起学习打篮球,一起阅读等等。有了共同兴趣,何愁没有话题?
最后,做一个真正鼓励孩子的父母。父母要打造自己好的形象,乐观向上,积极的行动派。父母冷静客观地看待孩子,给孩子具体的鼓励。细心地去观察孩子,发现他的害怕,保护他的自尊,给孩子强大的力量。
希拉里有一段话,真的很感人:
我第一次做你的母亲,
你第一次做我的女儿,
让我们彼此关照,共同成长。
本书从‘了解自己是怎样的父母’‘了解不同阶段的孩子’‘做一个有能量的父母’三方面,告诉了父母,改变自己,才能更好的改变孩子。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这本书,入选世界100本家庭教育丛书,给千千万万个焦虑的父母带去了方法,指明了方向。祝愿每个为人父母,都能遇见了孩子,然后遇见了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