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关于读书有这么一句话,“读书多了,容貌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气质中。”许多人应该都有过这种感受,读过的书留在脑子里的东西却不是很多,很容易给人受挫感,让人提不起精神来继续读书。今天我想来分析下为什么会这样,以及如何尽力的克服这种现象。
意、象、言
让我引用一下我们古代思想家王弼的想法,“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这句话可以说把读书的“来”和“去”两个方面都说得非常清楚。我们看书就是从书中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意象,而后从意象中同情共感的感受到作者的意,然后我们得到了意而忘记了象和言,这就有点类似于智慧和知识,死记硬背背下来的更像是知识,把所有学过的知识忘记之后或者消化之后留下来的是智慧。
一个人的智慧是具有整体性的,由许多的意构成了一套模式,在这些意当中有一些意我们能通过意象、故事、语言去跟别人表述,这就是一种输出。而我们很多时候并不能在脑海里具体化这种意,或者是想表达这种意却说不出或者说不清楚,就可能是我们自身对意的把握比较模糊,就像我们读书的时候我们认同某一种说法,但是过段时间我们会忘记我们认同了什么,但是下次遇上的时候,我们还是认同的。如果想要更多的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意,应该就需要将王弼的话反过来走,从意到象再到言。从这个角度看古人的格物致知还是很有道理的,一方面你可以从格物中感觉到意,另一方面你可以借着格物把意表达出来。很多时候我会发一些类似于格物的句子,人们可能会说这表达的道理我都懂,是的,能格物而表达出来,说明道理已经能被较好的阐述出来了,所以我惊奇的不是道理,而是道理能够以这种方式被表达出来。
所以说读书也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把意输入进我们脑子和身体里,并带入到生活中,另一方面是把意输出到文字里、语言里如果有这种需要和欲望的话。而实际上意的输入是需要意的输出,来清晰的确认我们确实得到了某些东西,也让人更有动力去读书、去输入。因此我还想说一说如何更好的输出,孔子曾对自己的儿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在西方哲学里也是一种典型的意象,而且当时的历史书籍应该也是比较少的,《诗》书就成了一个故事和意象的素材库,把自己的体验和意,与《诗》书中的意象和体验去结合、去想象,就可以形成和巩固意象,可以让自己清楚的感受到自己脑子里确实还有那么点东西,并且能够清楚快速的把它们表达出来。读历史书、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应该也会有这样的效果,这就是这些形式的文学作品会较早地出现在历史中的原因吧。
还有一种输出的方法应该是比喻、打比方,也可以说是一种格物。战国时期的惠施说话就喜欢打比方,有人对梁王说,惠施说话总爱打比方,如果不打比方他就说不出什么有意思的话来,不信你试一下他。于是惠施来的时候,梁王就让他不要用任何比喻说话。惠施就顺手打了一个比方,他说,如果不知道什么叫做弹弓,那么你告诉他弹弓就是那种叫“弹弓”的东西,那他是不会明白的,而你告诉他弹弓就是那种形状像弓——弓箭大家都很熟悉——以竹子为弦将石子弹出去的东西,他就容易明白了,惠施就从中得出了“夫说者,固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这个故事是《哲学起步》中看到的,也是我运用了上面所说的输出方法),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也可以得出个结论就是我们从读书中得到的智慧,如果书中有一个合适的意象,你就可以借鉴这个意象同事输入和输出;如果书中没有一个合适的意象,你就可以自己去用已有的知识、体验、现象去承载和解释这个意象,用已有的知识去打比方,也可以用格物的方式去打比方。大概费曼学习法也是这个意思吧。
学习之网
再说说我看到的一个蛮有道理的说法好像是叫做学习的网,顾名思义就是要把学到的东西形成一个网,那各种新接触的知识就可以根据相关性加入到那个网当中去。而网的形成,就改一下罗曼·罗兰的话,“任何努力决不落空,或许许多年都了无音讯,却突然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的思想已经有了变化。”就根据我的经验来说吧,以前我会觉得记一件事情的年份很没有意义,我只需要知道这件事情的意义就够了,年份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但是似乎记忆和知识体系觉得那不是一个有效率的途径,所以我就开始记事件的年份,而就是记忆事件的年份帮助我建立了一个框架,之后的事情就是我不断的把东西放进去,大概这就是人类创造时间的意义吧,你可以向前追溯,可以向后追溯,可以平行追溯,可以向前排列,向后排列,平行排列。在你的记忆中,所有的时间可以清晰快速的放在时间框架中,接触到新的事件的时候,你可以把它放在相近时间的事件边上,说不定你还有可能发现两个事件之间还会存在着某种联系。
学习之网的核心
当然上面是时间的网,根据我自己的经验,知识的网的建立并不容易,我就是如上面说的那种好几年了无音讯,却突然间发现有了变化的人,如果一个人想自己慢慢积累出一张网也不是一件容易得事,所以我想说说我的经验,如果你能够使用的话,说不定可以节省一些时间。我觉得可以把网分成两个,自然科学的网和人文科学的网,我自己感兴趣的是人文科学的网,而我认为人文科学的核心就是人,所以不管你看人文科学类的什么书,只要抓住人这个核心去看,所获得的知识就能加入到网里,就无所谓说书的类别了。以前会觉得不同类的书是有明显分别的,我想学习某一类别的东西,就不浪费时间去看其他类的书了,但是现在看什么类型的书都能把它加入到以人为核心的网当中。苏格拉底说的“认识你自己”,说到底就是“认识人”,自己就是一个完整的人,所以苏格拉底的智慧也是来自于对于人的认识。从人文学科类的书中我们去看,哲学明显研究的就是人的问题,社会学研究的也是人,经济学的基础假设是理性人,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的心理、认知,管理学研究的是管理人和被管理的人,营销研究是面向消费者的,正经文学类的书描述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可能面对的生活,再荒诞的故事也是基于对人性的认识假设的。所以以人为核心去看书,读书你可以读得很杂、很广不需要给自己太多的限制,感兴趣就去读,事物的联系是广泛的,就算是自然科学也是从人开始的,研究存在、研究本体论、研究形而上,也可以算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吧。
就我最近所看《史记》来说吧,也可以从人的角度去看,把相关的知识整理进我的知识网里。《史记》里的礼书中提到“观三代损益,乃知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其所由来尚矣。”说礼是根据人情制定的,仪是根据人性制定的。再看下一段“礼由人起。人生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忿,忿而无度量则争,争则乱。先王恶其乱,故制礼仪以养人欲,给人之求,使欲不穷於物,物不屈於欲,二者相待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说明物不能满足人欲就会有争乱,礼的制定是因为人欲无限,而物有限,而礼的作用就是为了两者相互制约,有序增长而不至混乱。从这些仿佛能看到叔本华说的道德的先天存在,看到霍布斯的万人对万人的战争,看到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预见到洛克提出财产权,预见到现在的人要求越来越多的东西,物质的条件越来越好,人的欲望得到更多的解放,大抵是这样吧。还能联系上最近看的刘鹤副总理的两次大危机的比较研究里说的,08金融危机,国际治理体系也从G7向G20转变,也显示了新兴经济体在物质生产能力和参与国际管理能力上的适应性变化,也能说是一种礼的变化吧。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在读书中找到自己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