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临睡前,收到出差的小哥一条信息:姑娘,你这几天的朋友圈是不是有点嘚瑟?
我回了一句:朋友圈有项功能,叫不看ta的朋友圈,不喜欢的话,你可以屏蔽我,或者我屏蔽你。
调静音,睡觉!
早上一起床,写作群发布了今天的作业,关键词是“得意”,脑海里就有了接下来这篇小文。
得意忘形是不是就是嘚瑟了?人是很容易一得意就忘形的,我属于这类人的典型。我总是一激动就词不达意,情绪激动,动作夸张,所以我不喜欢和人直面的交往,太容易尴尬了。我喜欢独处,却又喜欢发朋友圈,写字拍照这种看起来略显格调的自我表达和沟通方式也就更被我青睐。
发朋友圈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现在朋友家人真正面对面的时光真的越来越少了,对彼此的了解大部分来自各种社交软件。对于远嫁,又生活在农村,几乎零交际的我来说,朋友圈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有一些人很注重隐私,他们不喜欢发布状态,他们其实也在不停的翻动着朋友圈,只是不喜欢让自己的生活晒在大众面前。又有一些人只是把这个平台当成工作的工具,和自己的私生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空间,不会去混为一谈,也就很少见到他们发布私生活。
起初像朋友圈这类的平台都是很个人的展示记录工具,平台上发布的所有的言论和信息预示着这个人的为人和价值观,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了解我们需要合作的人值不值得信赖。可是慢慢的这些平台变成了很商业的工具,变成了一种推广自我和商品的手段。那些“记录”慢慢的不再单纯,每一张图片一段文字后面都有了目的性。
记得有幸认识一位女导演,我们互加了微信,她很无奈又略带歉意的和我说,她的朋友圈已经被她清空了。从她第一部电影推广时加了很多媒体的记者后,她就把以前朋友圈记录下来的那些点点滴滴删除了。实在没办法,不想让媒体窥视到太多个人隐私,也不好不加别人,干脆清空。现在一年也看不到那位女导演发布的一条信息,不知道她还在不在。
一个小小的朋友圈就可以窥视到一个人的全部了,看朋友圈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属于什么状态时,发布出来的信息就是那个状态该有的样子。不管是虚荣,无知,智慧,还是博学,喜欢发朋友圈的人很容易让自己无处遁形。
所以朋友圈隐私设置又添加了新功能,只允许朋友看三天的消息和半年内的消息。因为微信没有分身功能,很多人都用两部手机,一部家庭朋友,一部工作,公私分明。哪怕用一台手机,朋友圈也会设置分组,这样可以让不同的人看到自己发布的不同信息。
而我即没设置分组也没用两部手机,只是给朋友圈设置了允许看半年内的消息。毕竟,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和别人没有利益纠葛,自认生活思想都还是蛮简单的,所有信息的发布也只是些随心而动的记录。朋友圈是我生活成长的记录,也是我和那些遥远的家人朋友搭建的一条链接。特别是现在住在农村,独来独往,这条链接对我来说更重要了,它让我们都知道彼此的生活和心理状态。我也希望我的孩子们以后可以在这些零星的记录里更多的了解他们的妈妈,我觉得这样很有意义。
朋友圈可以窥视一个人的隐私,也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成长,也会引发一些误会。其实最好就是给朋友圈分组,这样就会避免很多麻烦。毕竟成长经历不一样,那些成长岁月里的情感也会随着经历不同变得不在那么容易沟通,更别说彼此理解了。有一些话在这个群体里适用在另一个群体就会得罪人,在这个圈子里发的一张图片是分享,在另一个圈子看来就是在炫耀。
我一直纠结要不要去分组发布状态,一是懒,闲麻烦。二是觉得没必要,我不想让人看到的直接就不发了,发出来又觉得不妥的也会马上删除。剩余的既然发出来又留下了就不在乎别人对我有什么看法了。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我就是这个样子了,没办法,不喜欢不是还有屏蔽功能吗!
我朋友圈记录四五年了,没事时就回去翻翻看看,常被自己的言语尬的面红耳赤,也会被记录下来的那些瞬间逗乐。成长过程是这样的,既然要记录就要尽可能真诚的对待自己。以前的朋友圈什么都发,吃饭睡觉玩耍工作,什么都有。慢慢的开始发一些个人想法和鸡汤,偶尔晒一些臭美的自拍,转发一些喜欢的文章。生完孩子开始疯狂晒娃,慢慢又不那么喜欢发朋友圈了,觉得特别有意思的事情才会去发,现在打开看朋友圈的时候大部分只是看看大家的状态了。
小哥说我最近的发布有点嘚瑟,嘚瑟就嘚瑟呗,我那刻就是有嘚瑟的心态,那个嘚瑟的我也是我。人是多面的,也是在不断成长变化的,现在傻不代表一辈子傻,现在爱嘚瑟也不是一辈子爱嘚瑟。我希望那些真正爱我的人能接纳不同状态的我,我也在努力接纳不同状态下的自己,更希望自己能学着接纳在各种环境下生活和存在着的人们。
想嘚瑟就嘚瑟一下吧!这也说明我们还年轻,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