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媒体在介绍国外的教育体系的时候,常常谈到“快乐教育”、“轻松教育”,说是国外的孩子们学得的内容少,课业很轻松,孩子们就知道玩,在玩的过程中学,学校着重关注孩子们的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但事实真相很残酷,国外的上层社会家庭里的孩子非常辛苦,放学了要上各种辅导班,非常拼的在学习。那些提倡学习轻松散漫的,往往是教学质量比较低下的社区学校,学校的任务无非是把孩子们栓在校园,不让他们到社会上去学坏,学生能够顺利毕业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出来以后也只处在社会的底层。可以说,这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社会的阶级分化。
无论中外,凡是能进入众人前列的,无一不是从兴趣出发,刻苦努力,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读书也好,参加课外的各种兴趣班也罢,可能都会很辛苦,但这并不一定让孩子痛苦,因为孩子有天然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而且学得多成绩好也是孩子获得自信心的一种途径,所以虽然辛苦,但不痛苦。作为家长,不要觉得孩子参加那么多兴趣班又累又麻烦,还花那么多钱,其实在美国优秀的学校,对于课外活动要远比中国更看重。课外活动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让他们做一些自己喜好的事情,将来能够热爱生活,另一个是在一些竞技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勇气,获得竞争的经验。
因此,有人讲美国孩子的负担一点都不比中国学生轻,是有道理的。原腾讯副总裁、谷歌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吴军博士在分享他的育儿经验时谈到,他大女儿在美国读高中时已经是跆拳道黑带三段,每周打三次,每次练习3小时。除此之外,她还要在医院做半天义工,还有绘画和乐器的一些爱好。一半以上的课外时间都花在了兴趣活动上。因为这些事情都是她喜欢做的,她并不感到很痛苦,一直很开心地做。至于这些兴趣是怎么形成的?也是她不断尝试的结果。二女儿则喜欢打高尔夫球和唱歌剧,偏偏家里人都不唱歌,甚至不唱卡拉ok。可见,孩子的兴趣和天赋是要靠挖掘和培养的。
相反,有些孩子学得那么痛苦,往往也是逆着自己的兴趣在家长的强迫之下的无奈。管理学中有一个“不值得定律”,如果一个人从主观上认定某件事是不值得做的事,那么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他就不会全力以赴地去把它做好,即便做好了,他也不会觉得有成就感。孩子如果认定一件事情不值得做,那么结果必然是他不会把这件事做好,学习如此,兴趣也是如此。
国外有一本畅销书,叫做《园丁与木匠》,是关于育儿理念的,目前还没有中文版。作者是艾莉森·高普妮克,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发展心理学教授和哲学系合聘教授。她关于儿童如何学习的研究,在学术界赫赫有名。艾莉森教授在书中提出用园丁与木匠的比喻,从孩子成长的规律出发,提出了如何当父母的问题。
有些家长是“木匠”,他们习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雕刻孩子,塑造孩子,在他们心里已经有了一个“模范孩子”的蓝本,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他们最常用的方法是强加给孩子各种学习要求。小提琴班让你上了,跆拳道班给你报了,英语和作文班当然也没落下,假期里博物馆和图书馆也没少带你去,出国游也玩过了,钱也花了,时间也陪了,怎么的孩子也该成为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人才了吧?
然而,孩子不是木头,不能雕,他更像一颗正在发芽的种子,需要家长像“园丁”一样呵护,提供给孩子丰富、稳定、安全的环境,给予足够的耐心和适度的宽容。为了不长歪,花草苗木需要“园丁”的修剪,但苹果树终归不能修剪成李子树;为了不枯萎,需要“园丁”细心地浇水、松土、打虫。最终在时间的积淀下,树木结出丰硕的果实。此时的“园丁”只需欣然接受孩子自然长成的样子。作者在书中有句话说得非常好,“一个木匠相信自己有能力把一块木头变成一张椅子。而另一方面,当我们在园中栽种时,我们不相信可以凭一己之力,种出大白菜或者玫瑰。”
小树苗最需要的,是为它浇水除草的园丁;而孩子最需要的,是同他们一起成长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