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大脑喜欢听常识
2、常识是熟人间的彼此创造
3、远离常识,科学思考
这篇文字要聊三个要点:第一,周围的常识可能并不靠谱,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第二,常识来自于熟人之间的互相传播、彼此创造,常识都是我们知道的,只是更好听、更新颖、或更励志,本质上对我们没有太大作用。第三,要刻意练习,要设计和规划我们的人生。
在这个资讯特别容易获得的时代;一方面,get变成一件易事;另一方面,谣言披着常识的面纱到处流传,我们在朋友圈听到的那些所谓常识,其实不一定科学,虽然它们流传甚广,但是多半就是一句鸡汤,或是一个谣言、或是一个变形的故事,或是一个被改动的很具有煽动性的数据。
这些“常识”,无数无刻不在影响我们判断,给我们挖一些思维陷阱。
1、大脑喜欢听“常识”
杜克大学2006年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人每天有40%的决策都是出于习惯,而不是理性的思考。常识之所以容易进入到人的大脑,容易被人接受,就是利用了人类大脑的非理性,人的大脑是很容易偷懒的,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避免作出判断、作出选择。
关于大脑的运行规律,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丹尼尔·卡尼曼在成名作《思考,快与慢》中提到人类大脑思考的两个系统,指出大脑懒于做出改变的客观规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相关研究文献来阅读,这里不再多说,总之,大脑一方面懒于判断,另一方面,大脑每天都在做各种选择,所以这就面对一个现实的问题,到底该相信谁呢?到底哪些东西是可以吸收的?
大脑最后做出的决定是——相信熟悉的人和事物,相信牛人和标志性事件,相信普通大众相信的东西,说得文邹邹一点叫
“熟悉导向”
“权威导向”
“普适导向”
昨天做的事情今天继续做,牛人的经验自己拿来用,成功者说的话多半不会错,熟人推荐的,应该就没问题。
我们要承认一个事实:常识和谣言十分接近,并且,往往都是在朋友之间流动,人们相信某个道理,并不是基于逻辑,也不是基于理性判断,而是基于他人的人格特质,比如说某个厉害的人士分享的多半不会错。
或者是基于情感倾向,比如说好朋友或领导转发的文章肯定有干货。
2、常识是熟人间的彼此创造
因此,深入一点来说,其实常识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于熟人之间的互相传播、彼此创造,传播得广的,恰好就是你知道的,你想看的,你想听的,仅此而已。
既然是这样,那么我们就必须要考虑一个问题了,这样的常识靠不靠谱?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充盈感吗?能达到可以练习的效果吗?
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在生活之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奇怪的常识,这些常识有五花八门的来源,根深蒂固的存在于我们的思想之中。
|||||比如说在《清醒思考的艺术》这本书里,罗尔夫·多贝里列举了众多思维常犯的常识错误,比如“游泳选手身材错觉”,人们都觉得游泳能够让身材变得更好,但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研究表明恰好相反,游泳选手之所以成为出色的游泳选手,恰好是因为他们拥有很好的身材,很好的天赋,所以才有资格去当游泳选手,他们的身躯是一种选择标准,而不是他们运动后的结果,所以游泳能够让身材变好这样的常识其实是不对的,犯了以因为果,以果为因的错误。
|||||再比如说,在二战的时候,科学家对返航的飞机进行研究发现,绝大部分飞机的尾部和机翼部分是中弹最多的,于是他们得出结论——应该在机翼和尾部加强钢板的厚度。
但其实这样的发现就落入了常识的误区。事实恰好相反,应该在驾驶舱和油箱部位进行加强,因为这两个位置中弹之后,飞机基本上都坠毁了,没法飞回来,这才是事情的真相。
|||||再比如,有一种蜂,蜜蜂的蜂,叫掘地蜂,是个很聪明的物种,个头大,居住在地下。听说这种蜂智商很高,每次拖着食物回来时,要先把食物放在门口,警惕的进洞里巡逻一圈,确信一切正常后,才把食物拖进洞来。
结果科学家把他食物拿开40米,掘地蜂出来发现,不对,食物不见了,再一环视周围,发现,40米外有一块食物哦,然后屁颠屁颠去拖回来,然后:放在洞口,进洞巡视一圈,科学家继续拿开,掘地蜂继续巡视……
所以我们发现很多常识的背后,藏着太多的门道,有些商家就会研究人们的常识,投其所好的进行商品投放,有些产品喜欢攻击人的常识、使人上瘾。
常识不但不靠谱,而且只知道常识的话,还很容易被人操控,我们的人生,应该更多科学的思考,以综合考虑周围所有的变量对具体情况的影响,并做出理性的决策,找到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
3、远离常识、科学理性的思考
这要求我们知道事物的本质,有一种设计人生的概念。前者体现为一种深入思考的能力,后者体现为一种筹划能力。
先来说一下深入思考的能力,这是一种深入事物去看本质的能力,是一种思维力,比如前段时间猎豹CEO傅盛发表的认知三部曲,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是认知差距;
比如秋叶大叔开的一个思维课程,讲18种思维模型,比如深度阅读模型、目标管理模型、思维整理模型、故事设计模型、平行思维模型、结构化思维模型等等,他们都在用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帮助我们打破常识,深度思考。
另外一个则是关于规划能力,比如职业规划、项目管理、工作设计、能力培养等等,每一个能力背后都是对常识的反抗,比如前段时间很火的一个概念,叫刻意练习、或叫一万小时定律,呼吁我们走出舒适区、进入学习状态,这里不再赘述……
-完-
原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书虫小小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