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从呱呱落地开始,就面临着一个陌生的世界,就在,不停的感知、不停的认识新的事物。感知和认识不是一层不变的。这个感知、这个认识是随着知识的积累、岁月的沉淀、事物的环境不断变化。
正如1+1等于2一样,从幼儿园就明白的真理,足可以让一个人研究到离开这个世界。
在幼儿园,我们拿两个小棒,记到1、2、3、4……顺序的时候,我们知道了两个小棒在一起等于2。
在小学的时候,老师教1+1=2,为什么1+1=2?不为什么,他就等于2 ,因为2,所以2,老师就这么教的,自己也没有论证过。
到了初三时,我们有了疑惑,谁说1+1就必须等于2,在化学角度他没准就不是等于2啊?100克水+100克酒精他就不等于200克啊。
后来,上了高中,有了小思维,找到了自己的“答案”,:1+1=“某个东西”,这东西可以是“tow”,可以是“二”,可以是 科比 乔丹 ……只不过全世界人民为了交流方便,统一规定1+1=2,“2”本身只是一个符号,这个符号所表示的意思正好符合1+1所要表示的意思,所以,不是1+1自己想等于2 ,而是人们让它等于2的,如果从今天起,全世界统一规定用苹果代替2,那么以后你将看到1+1=苹果。
再后来呀,知道了陈景润为之一生的证明:1+1,是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而且还非1+1=2。即便如此,至今也没人能证明这个猜想,也没人能推翻这个猜想。而陈景润的证明是最接近这个猜想的,他证明了,任何一个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一个质数和一个不多于两个质因数的乘积的数 之和。由于陈景润将哥德巴赫猜想证明到“两个数相加”的阶段,所以称这个证明为1+1,至于等于2,也许是因为要证明的两个数之和为偶数吧。
搞清楚1+1=2如此之难,在这陌生的世界里,身边的人和事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又何尝不是一道你人生中的哥德巴赫猜想,需要你用一生的时间去证明呢?
因为,多年以后的忽然之间你可能才会明白,现在的你所谓“讨厌的”那个人、那些人,这是曾经给你无私帮助和关心的人,正如:忠言逆耳,良药苦口。
而那些现在的此刻分配在自己心
中的极具分量的朋友们啊,你们是我真的、纯粹的、不带那些世俗的、利益的、利用的、充斥…、尔虞我诈的辞典上正面意义的朋友们吗?
我不愿否认曾经真的是,自欺欺人刚才是,现在呢,宁愿再骗一次自己吧,拿你们现在之前在我心中的那尊贵的位置和你们表现出来的落井下石,添油加醋,煽风点火,尖酸刻薄……作个等价交换,答案就算也是吧。
而在今天之后的以后呢,没有人现在就能知道答案,而这个答案不也需要用时间去证明吗。也许是,我庆幸!也许不是,但我将感谢过去是并当成美好回忆增藏心中!而或许永远也不知道你人生里关于朋友的哥德巴赫猜想答案。
而我,从前是,现在是,今后是,只为,追寻心灵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