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如何看待小孩儿学习的问题,在我所了解的大部分普通家庭的家长里,存在两种极端:第一种,鸡娃的家长,以一种极度焦虑的心态,各种辅导班、高压政策加持,偃苗助长式催逼孩子成为尖子生,要求孩子必须学业有成;第二种,佛系家庭,认为孩子该玩儿的时候就放宽去玩儿,幼儿园,玩儿吧,放假了,玩儿吧,孩子出现学业跟不上,或者学习态度不端正,也觉得不用太紧张,万事顺其自然,不必过份施加压力。时下大部分普通家庭的家长,普遍存在这种极端的态度,只是各自程度深浅不同而已。然而我认为这两种类型,对孩子来说,都是有毒的。这个有毒指的是——毒害孩子对学习的观念。而这种毒害会延续孩子往后的整个人生。
这些家长荒谬的地方在于,他们都从潜意识认为,学习,是一件不符合孩子天性,甚至说不符合人性的事情,是一件苦差事,是痛苦的,是磨灭童真、毁灭快乐的。在这种潜意识的大前提下,第一种家长为了给孩子谋一条最符合当今社会生存条件的出路,只能逼着孩子当苦行僧,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第二种家长则直接推卸了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责任,理由是为了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实际是懒于提升自己,自己不自律,也不让自己的孩子变得自律,自己不优秀,也不打算帮助孩子有所成就。他们自己对待学习,或为苦大仇深的背负,或为听天由命的放纵,试问这样的家长,何以成人。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觉得我说得太极端了。实则仔细观察一下,很少有家庭能做到摆正学习态度,把握得住平衡,既能不受大环境的影响焦虑孩子学业,又能用心建立一套符合科学育儿观的家教规则。育人先育己,然而很多家长在成为家长之后,根本也没去多作学习,很多观念仍然停留在旧时代,包括毫无科学依据的一些育儿偏方,对儿童心理发展和行为表现一无所知,以及毒害精神的不端正的学习观。也许这些家长认为自己小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孩子现在学业也很正常,但那其实是孩子的学习还没出现问题,学习态度不正确的弊端还没出现。然而弊端总会出现。小学知识能消化,初中未必能,初中尚能过关,最终在高中还是会坑不住压力。面对孩子学业出现问题,大部分家长最终还是会分为上面这两大类——要么,咬牙切齿逼着孩子赶紧好好学习,至少上个二本,天天拿着戒尺给孩子辅导作业;要么得过且过让成绩自生自灭,选个吃香的专业也不至于饿死,辅导作业?在我们家根本没存在过。这是什么问题——还是认为学习是件苦差事的问题。前者,苦,你也得熬过去;后者,苦,就别熬了,看造化吧。都是毒。
那什么才是正确的学习态度?
首先学习知识,它是人终其一生都需要不断进行的过程。有人做了一个图(见文末),它形容了学校教育体系所涉及的知识,在全人类所积累的知识汪洋中,具体化的一个形象。一个普通人所能探索的最大范围的知识,终究不过是这个汪洋中的一滴水。而我们想要达到这一滴水的成就,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甚至研究生博士,都只是一个入门仪式。不入这个门,算是连成人仪式都不算过完。但教育系统、高考政策等等,让绝大部分人的眼界都局限在,读书仅仅是为了考取学历,然后找好工作而已。小小的孩子,哪里知道什么叫生活压力,哪里懂得高考决定命运的残酷,用成人的眼光来规劝一个孩子:“你要好好读书将来才会有好的生活呀。”他不可能真正理解。也许理解了大人的焦虑,了解了家庭的平庸,会在家庭压力之下用功读书,然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正向的积极的力量永远优于消极的被动的力量。要把学习动力内化于孩子的心里,需要的是一个积极正面的学习态度,而不是迫于生存压力所带来的恐惧。简单来说,我们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不是因为压力而学习。前者是主动的、自发的,可持续发展;而后者是被动的,消极的,应付式或者内耗式的。学习态度不正确的孩子,也许有极少数自愿当苦行僧,他们往往是家庭条件比较普通,环境造就发奋图强。对于他们的学习价值观不予置评,不忍批判也不作推崇。而那些大部分的直到高考仍然不明所以的孩子,往往只是随波逐流混日子,或为被动地应付家长应付高考,或有的出现逆反心理,自暴自弃厌学弃学。所以为什么,那些重点院校的孩子往往都有自己的一套学习观念,而那些赶鸭子上架的孩子最终也很难上得了架。因为他们学习的出发点或者说内动力根本就不一样。
学习本该是一种追求,一种本能,一种以探索的兴趣和成就的愉悦为驱动力,自然而然发生的人类的行为,却被时下教育现状所扭曲,变成了考高分数、考好学校,变成了教育机构的焦虑贩卖工具,还变成了被曲解的“快乐教育”的借口。不是我说得太理想,而是学习被局限了。学习被局限成了读书上学,被局限成了小学初中高中,被局限成了教科书、试卷和高考。太可悲。学习应该是学步儿的蹒跚前行,是幼儿尚且稚嫩的发音,是幼儿园时期各种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发展。即使是学龄前儿童,日常生活中大可不必按部就班,多多接触外语、运动、艺术、文化等等;到了学龄阶段,不能拘泥于校内知识,更要拓展实践活动,阅读科普读物,培养兴趣特长,参加运动训练,安排踏足旅行,了解时事潮流,博览世界文化,等等;日后有了职业,也需要学习职业技能,在职场生存,还需要练习社交技巧,在闲暇时间,更可以培养爱好建立副业;技术岗的深造专业技术,管理岗的修行管理能力;喜欢垂钓的人,钻研钓鱼技术,喜欢哲学的人,了解哲学史自学哲学理论,喜欢极限运动可以极地探索,钟爱珠钗可以自学做簪娘;步入婚姻了学习相处之道,成为父母了学习各种育婴知识、儿科生理、儿童心理学、儿童行为管理等等。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即使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知”不断更新迭代,“行”就要做出重塑自我重构世界观……学习二字,是永无止境的。见识到学习的浩渺,那些仍然觉得学习是件苦差事的家长,是在用自己的短见扼杀孩子对学习的热爱。我们如果想要孩子学习好,最开始要做的事情,就是改变自身对学习二字的错误观念。学习,应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也是一件应该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当你发自内心地认同学习,钟爱学习,结果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一次注视,一个思维的迸发,一次成功的解题,一次阶段性学习的完成,一次夏令营的参加,都是无处不在的学习过程,并且是充满愉悦的,根本不存在什么该玩儿的时候就好好玩儿,因为对于正确理解学习二字的人来说,学习它压根儿就是在玩。学习不是苦药,不是喝完了以后赶紧吃一颗玩儿的糖来续命。学习才是我们应当甘之如饴的琼浆玉液珍馐美味。
在建立了正确的学习观念之后,培养孩子好好成长,当然还需要很多维度持之以恒的努力。
在心理层面上要注意:培养孩子健康成熟的人格,正向的学习驱动,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心理素质、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学习过程中的情绪因素例如成就感、胜任感、自主感;学习阶段性心理变化——心理舒适区、最近发展区、学习困难区;等等。
还要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建立学习型家庭;做好各阶段各领域的启蒙教育;寻找优质的符合孩子需求的学源;合理挑选符合需求的辅导班;同时留意孩子在校的各种问题,注意青少年心理健康;帮助孩子发掘职业天赋和规划职业道路;等等。其中单是建立学习型家庭这一项,就值得深究。家长和孩子共同建立一个积极正确的学习观,只是第一步,当然也是具有决定性的重要的一步。
其实,想要孩子成为优秀的人,我们首先要成为优秀的自己。孩子在良好家庭教育的滋养下,终将成为大树。
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