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没想到上一篇文章成为我在简书有史以来最多被阅读的文章,还收到了亲友们超过400元的打赏,真是受宠若惊。希望本篇也不会让各位失望。
另,公开承诺一下,以后每周四更新。
上一篇心理学史开篇主要描述了公元前四五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们对心理学,特别是关于意识的来源,性格的分类,认知学习的过程等理论的贡献。今天这篇文章主要是讲从公元四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左右,横跨罗马帝国,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心理学的发展。在这一段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心理学几乎停滞不前,对于之前的古希腊贤哲的传承,主要是以宗教的形式被“有选择的保留下来”,所以今天这篇,我主要从宗教的角度来看看关于人类对于自我的认识。
从当今视角来看,现代心理学似乎与宗教毫无联系,甚至相互矛盾。但实际上二者却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帮助人类生活的更加愉快。心理学更加重视增加个人对外界的可控感,而宗教则强调帮人认识不可控的事物。从辩证的思维看这两种观点,未免都有失偏颇。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结合二者,让我们在可控的范围内增强控制力,在不可控的时候,选择顺从。这就是智慧。
本篇文章里所说的宗教指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16世纪出现的新教。伊斯兰教起源于7世纪,与基督教一样,主要继承和发扬的是犹太教旧约教义。但是我并没有找到伊斯兰教的学者关于心理学贡献的文献资料,所以就略去不谈了。而佛教则是东方哲学,与西方哲学在对世界和自我认知的根本上有较大差异,所以我就不在这篇文章里说了,等到写东方哲学心理学的时候再谈。
时间匆匆,时间进入到了公元四世纪,由于罗马帝国政权面临即将解体的局面,当时的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国教,至此,宗教与政权结合。神父们所传递的神学观点,逐渐成为人们的认知世界的唯一方式。这时期以后的心理学主要是由神论心理学处于主宰地位,而与之对立的理性思想完全被打压。
在这个历史阶段,一个绝对不能忽视的名字就是奥勒留.奥古斯丁(354-430)。奥古斯丁是中世纪最伟大的神学家。他将基督教义与柏拉图的思想(唯心论,灵魂永恒不朽等)较为完美的结合起来,提出以下观点:灵魂与肉体皆是上帝所创造的。人类特有的,灵魂是非物质的,遍布肉体全身的,是上帝的一部分,是人理性和良知的部分;而肉体则与其他动物无异。肉体服从于灵魂,灵魂服从于上帝。善的灵魂将在肉体结束之后去往“上帝之城”,而恶(恶并非上帝创造,而是善的缺失)的灵魂则去往“魔鬼之城”。人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也是上帝赋予的),可以选择死后去往哪里。人生而有罪,不能通过自身的力量摆脱罪孽,只能通过上帝施恩才能获得拯救,成为善人。与上帝沟通的方式可以通过圣经,也可以通过内省。
奥古斯丁这样的思想理念和他的经历有更大关系。奥古斯丁的父亲是一个世俗之人,他懒散偷安,贪恋酒色,而母亲则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当时的基督徒除了对教义的尊崇遵守之外,对性的观点是十分排斥的,认为是不洁的行为(原罪说)。奥古斯丁是其幼子,母亲对他极为关注。所以奥古斯丁从小就是在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体系下,共同成长起来的。他16岁开始效仿父亲,纵情声色。但17岁就被母亲感化,幡然悔悟,与一名乡下女子保持了15年的关系,并诞下一名私生子(两人从未结婚)。他19岁开始研究哲学,23岁时成为摩尼教徒,信仰在他看来比基督教更为深奥的摩尼教。这引起了他虔诚且溺爱他的基督教母亲的极大担忧,天天以泪洗面,祈祷他早日回归正途。奥古斯丁信仰摩尼教9年之后,有机会与有机会与教主沟通,但他意识到,教主本身对于教理都难以自圆奇说,遂倍感失望。之后不久的一天,奥古斯丁正在朋友的花园中散步,突然听到了童音神谕,他翻开圣经,阅读了一段圣言后感到神清气爽,旷然开明,从此皈依基督教,与相守十五年的情妇分手,与母亲选定的年轻少女订婚。
可以说,奥古斯丁这些早期经历,使得他经历了很强烈的生理上的欲望和理智上的克制之间的矛盾。而他最终认为自己做的是“正确之路”。所以,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他认为欲望的肉体应当服从理智的灵魂,因为这是上帝制定的自然法则。同时,他又不得不解释为什么有时候,人们的理性又难以战胜肉欲的原因——上帝是万物之主,但他不是每个人意志的主宰者。他赋予每个人选择的权利,使得人们自愿的选择正确的道路,而不是强迫。当然,要欲望完全服从理性肯定是很难的一件事情,所以奥古斯丁有很聪明的创造了价值驱动——灵魂不朽,善的灵魂在肉身消亡之后,将去往“上帝之城”,享受永恒的快乐。
奥古斯丁就是这样解释和传承前8个世纪人类关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的,而他的理论也成为下8个世纪,唯一的心理学标准。
经过近千年的停滞,到了十三世纪,原有的唯心神学思想已经难以解释各种不同的宗教的出现与发展,非基督徒在其他领域技术发展生产力提升的现实。这促使神学院的学者们开始检视起原有的神学理论,开始找寻能够融合现状的理论基础。在这个大背景之下,一支新的神学派别逐渐兴起了。与奥古斯丁所秉持的新柏拉图主义不同,这一学派反对柏拉图的唯心主义,主要继承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强调其他学科研究和理性的重要性,并引入了逻辑学作为研究神学的工具。后其成员多属于天主教托钵分会的“多明我会”派。
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其貌不扬,皮肤黝黑、大头、发际线很高(看下面的图片,我觉得这个描述实在太委婉了),但睿智安静,谦逊有礼,很小就显示出自己在神学方面的天赋。他5岁就进入修道院学习,16岁进入那不勒斯大学学习,19岁进入多明我神学院学习神学,20岁就跟随导师大阿尔伯特赴巴黎大学学习哲学和神学,后来还取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长期在大学任教职,后来还曾被任主教,被罗马教廷册封为“天使博士”,著有著名的《神学大全》。他在神学方面的贡献举世公认,被认为是基督教历史上最伟大的神学家。
阿奎那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与基督教神学有机的结合起来,认为理性与信仰并不冲突(各种宗教也是),都指向同一个真理——即上帝是万物之主。只不过是通过不同的路径到达而已。这种强调客观事实与主观思想相结合的哲学思想正是起源于亚里士多德。
“神授君权”也是他的重要主张。他这一观点的出现就是亚里士多德逻辑思想的最好应用范例:
事实1:上帝是唯一的万物之主
事实2:君王是人类之主
结论:君王是由上帝授权的,管理人类在世期间的领导者。
他的思想后来被官方的天主教教会所接纳,成为正统神学的精神支柱。
以上,主要是阿奎纳在神学和哲学方面的成就。对于心理学,阿奎纳的主要贡献是认知领域的。他将人的认知分为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感官认知,通过感官认识个别的、具体的客观事物;第二层是被动理性,通过归纳总结分析等方法,将概念从具体的事物中提取出来,形成观点;第三层是主动理性,将非物质的(不可被五感感知的事物、概念等)通过思想的转变,成为可以被理解认知的事物。他一方面没有否认之前神学公认的灵魂生来就带有知识的观点,但是也认为灵魂本身具有学习的能力。这种学习就是通过感官系统-理性系统实现的。所以,他也被称为经验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
阿奎那去世之后的几个世纪内,心理学似乎又进入了停滞阶段。到了15世纪末期,火药、印刷术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知识的快速传播。16世纪到17世纪之间,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向前迈了一大步。维萨里纠正了盖伦的解破学错误;哥白尼发明了日心说,伽利略用望远镜了解外太空;哥伦布和麦哲伦对地理学的贡献等等。相对来说,心理学比起其他学科,进展滞后。我个人猜想原因可能是三个方面的:第一,因为心理学的不可见性,使得心理学比起其他学科研究难度更大;第二,心理学的研究并不是当时最紧迫的需要,发现和改造外部世界,提升生产力,获得更好的生活品质,可能是人们更紧迫的需求;第三,也许当时的人认为,心理学的研究意义不够重大,即便人们对心理活动进行了充分的探究,也不能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特别有效的改善。以上是我的猜测,我也在知乎上抛出了这个问题,但没有人回答我。如果有大神看到了,还请不吝赐教。
好吧,写到这里大概可以总结两点:一、到目前为止,文章中所说的心理学跟我们一般意义所说的(现代)心理学关系并不大;二、中世纪时期的心理学跟其他学科一样停滞不前,文艺复兴时期甚至于严重滞后与其他学科。但是,如果一定要说这个时期的心理学最大的贡献在哪,也许就是“心理学”这个专业词汇的诞生。
一位名叫马卢利奇(塞尔维亚克罗地亚人)的作家,在他一篇大约写于1520年的手稿中,第一次使用了“心理学”(Psychology)这个词。这个词是由希腊文“灵魂的研究”一词(不会希腊文,只好用中文),后翻译为拉丁文psychologia(对,就是前面德尔图良他们那些人干的)。之后,被作为英语词汇第一次出现是在斯蒂文.布兰卡特在1694年出版的《医学词典》中,而被人们熟知和使用。
下一章,时间进入17-19世纪,由于文艺复兴带来的思想的冲击和改变,许许多多的哲学家们又再一次站上历史的舞台,带领我们思考除了传统宗教哲学以外的其他可能性。他们的名字我们耳熟能详,包括培根、笛卡尔、霍布斯、洛克、休漠、康德等,他们继续从哲学角度向人么阐释人类心理产生、发展、过程、分类等一系列命题,请各位继续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