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帮助清朝打天下,晚年举兵叛清,落了个身败名裂的结局。300多年来,吴三桂被定为一个反面人物,一直受到人们的唾弃。但对于一个历史人物,不论是正面、反面人物,都应实事求是。不因其反面而妄加罪名,也不因正面而掩饰过错。吴三桂缘何投向清朝?又为何与农民军结仇?
李自成进入北京时,吴三桂率辽兵正行进在进京的途中,他是奉崇祯帝之旨,率部撤离他据守的宁远(今辽宁兴城),进京勤王。三月二十日(1644年)到达丰润,传来京城陷落、崇祯帝殉国的消息。吴三桂惊惧,再继续进兵已属无益,遂回师山海关,观望时局有何变化。
下段史实,就是吴三桂接受李自成招抚,决定投入其政权。事情的起因,还是李自成与他的谋士们深虑吴三桂拥兵山海关,尚未投降,如与关外的清政权勾结,将对新建成的大顺政权造成严重威胁。计虑再三,决定许以封侯、重赏,并动员其父吴襄给三桂写信,动之以父子之情,劝其速来京归降。这一招果然奏效,三桂很动心,痛快答应李自成的条件。当然,正如人们皆知,他的爱妾陈圆圆也在北京。北京陷落,其亲人及圆圆生死未卜,何如接受招抚,他的亲人生命就会得到安全保障!
与此同时,吴三桂还有一选择:投入关外的清政权。在此一、二年前,清太宗给吴三桂写过两次信劝降,又动员已降清的舅父祖大寿、长兄吴三凤、姨夫裴国珍、表兄胡弘先及挚友张存仁等,力劝三桂速降。但三桂皆不答。惟祖大寿二次写信后,三桂回复委婉谢绝投清。原因无他,以明帝尚在,尚存希望;还有一个因素,其父未降,圆圆还在北京,他怎能背父投靠清政权!尽管他的诸多亲友已降清,不断向他劝导,他不为其所动,保持沉默而已。相反,李自成向他发出呼吁,他不多犹豫,即捲甲归顺。
接下来,一个重大情节,就是吴三桂率部进军至永平以西的沙河驿(今河北卢龙县境)时,突然变卦,与李自成反目,重返山海关。
史载,三桂率部至永平时,即得到北京方面的信息,其父正在“受闯贼刑法将死”、爱妾已被李自成大将刘宗敏掠去。原来,李自成率农民军一进入北京,就动用酷刑,对京中各级官吏追赃派饷。为要挟三桂就范,已把吴家人作为人质逮捕。吴襄身为御营提督,自然不能幸免,被“拷掠甚酷”。故三桂所派密探回复称:其父受重刑“将死”。农民军一方面大肆向各级官员搜求银两,一方面还搜求女人,将美艳之女分配给各级将领。圆圆被刘宗敏搜得,据为己有。
吴三桂听到这些消息,该作何反应呢?以人情之常,他当然不能接受这一事实。如史载:当他听到父受刑将死的消息,“不胜发竖”,简直是怒发冲冠!尤其圆圆被掠,受刺激更大,恨得咬牙切齿:“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见人耶?”他的情绪愤激到了极点,有点失控吧!这就是吴三桂当时心态的真实写照。在这种情绪支配下,三桂岂能宽容农民军所为,甘心投入这个政权?
对三桂与李自成反目这件事,时人或稍晚之人都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强调圆圆被掠是促使三桂先降后叛李自成的主因。如《明史》《庭闻录》等书,都是这种说法,即如吴梅村《圆圆曲》所说“冲冠一怒为红颜”,点到了此说的要害。近世《清史稿》之吴三桂传,也只说为圆圆被掠而“怒”。另一种说法,与此不同,如《謏闻续笔》称:三桂至永平,“闻其父吴襄为所系,索饷二十万,乃惊曰:‘此诱我也……’乃率兵还。”《甲申传信录》说:三桂至永平,“闻其父为贼刑掠且甚,三桂怒,遂从沙河驿纵兵大掠而东……顿兵山海城。”有意思的是,这些书根本不提圆圆被掠这件事。
不论当时人或后人如何看待这件事,我们必须看到,李自成进京不分官员大小,一律严刑追赃,继而抢劫民产,造成严重后果。特别是,连吴三桂至亲也遭此重创,对他本人的感情与人格造成严重伤害。如果说开始还未意识到,那么在向三桂招降时,李自成就该迅速采取措施,释放吴襄,还回圆圆,给以优待,事情也许不会向坏的方面发展。可惜,他错失时机,并未这么做。
当三桂到达永平,北京在望时,他得到上述传来的信息,证明李自成没有纠正错误。一句话,李自成的错误政策造成这一恶果,硬是把三桂逼到清朝这一边。所以,人们独责三桂是不公平的,也与事实不符。以往迄今,一些人只突出或者只说三桂为一个女人而反李自成,是有意贬斥三桂的人格。作为三桂这一方,其父被刑拷、爱妾被掠都是一件事,任何强调一方面而不顾及另一方面,也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