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学生减负首先应正确理解减负
渚行
全国政协"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专题调研组在两个月前曾经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进行深入调研,把中小学生减负问题再次推到了前台。
关于中小学生减负的问题由来已久,但是时至今日却收效甚微。政协所调研的课外负担问题是关系到教育大计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对课外负担进行正确的理解。课外作业的初衷,是对未掌握新授知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巩固和强化。课外负担不是不布置课外作业,而是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进行区别的对待,布置相应的作业。对于已掌握知识和方法、学习习惯已经较为规范的学生来说,再布置重复的劳动才是真正的负担。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认为,人才的培养方式应该是注重给学生们讲解知识的生发过程和其背后的逻辑而不是用大运动量、多题型来提高学习成绩。
课外学习负担的加重一方面占据了学生大量的时间,间接削弱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大量的重复无谓的学习活动也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一定程度上也和学生在高中毕业后接受高等教育时过度的放纵有一定的关系。
杭州拱墅区教育局曾向全区初中生家长发出《为成长,不熬夜;晚十点,不作业》的倡议,个人看来这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问题。首先,这个倡议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的威信,对于后面的教育教学不利,与其事后针对问题进行补救,还不如在源头上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没有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特殊情况,没有完成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作业的量过度之外,还有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生学习能力差异的问题,如此一刀切,并不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从这案例中可以看出,学生课外负担过重的问题确实是做好持续推动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急需迫切解决的问题,但是在如何减负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新时期的教改特别强调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发展,那么在学生课外负担这个问题也需要充分考虑到。
在我看来,减负并不是单纯的压缩甚至“消灭”课外作业,而是要根据学生个体发展情况,进行分层教学,对于已经掌握相关知识的学生群体来说,相应的课外作业也就没有必要性,完全可以压缩;对于一些需要进行强化和巩固的学生群体来说,课外作业还是必不可少,而且还需要家庭多方面的配合。
问题的发现和讨论是社会的进步,但是如何解决问题才是关键,相信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不断的探索,减负问题一定能得到圆满的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