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 影 @ 张 慧 姝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杨鹏校订本)
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也,恒无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
文:张慧姝
“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这句话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有不同的解读。从治理国家的角度出发,“损”的对象是朝廷君王的权力欲望。老子劝诫君王要警惕权力的危险性,要给权力做减法。只有朝廷君王的权力欲望减少、管制和干预减少、轻徭薄赋,民众才能享有更多的自由空间,这样的观点与《道德经》第五十七章“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欲而民自朴”遥相呼应。
本文着重从个人修为的角度来谈谈对“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的理解。老子文中的“为学者”,指的是学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士阶层。现代人所学内容不同,终身学习的需求使得“为学者”的范围更为广泛,交纵错杂的社会使得 “为学者”所面临的困境也日渐增多,本文仅例举三种困境。
第一:知也无涯。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面对浩繁书卷,时常会感到,想看的书永远也看不完。书怎么可能读完呢,一本书看完之后,往往不是在未读书单上划去一本,却反是增添了多本。增添知识的同时,也增添了烦恼。“我知我无知”,应该不是谦虚,而是在浩渺知识海洋的面前,对自我无知、渺小、短暂的真实感慨。
第二:君之所读,古人糟粕。《孟子·尽心章句下》中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庄子·天道》中轮扁斫轮的故事中,轮扁对齐桓公说的那句:“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想来让齐桓公大为诧异,也一定会让读到此句的读者,惊出一身汗来。轮扁认为古人著书,正如同自己做车轮一样,其中的精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无法写下来的。语言文字,是道的载体。透过字句的砖瓦,看见其中所承载的“道”,是需要通过“体”和“悟”的,一味的死学,学到的是死的,学到死也没有用。诚所谓:“字句使人死,精义使人活。”
第三:为学者,日益增多的不仅仅是知识,还会让自视、自伐、自矜、自见等人性上的弊病,日益凸显。在《道德经》第二十四章,老子早已经对“自视、自伐、自矜、自见”者下过定论:“自视者不彰、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除增加了越来越多的“自我”之外,权力欲望的增加、功名利禄的算计也如影随形。《河上公老子注》上说:“‘为学日益’常常会变成‘为学日欲’,即‘情欲文饰日以益多。’”
为学者日益增加了烦愁、自我、欲望和骄矜等等许多负面效应。《道德经》第四十七章上说:“其出弥远者,其知弥少”,不正是在描写“为学者”吗?在“知识”探索的路上愈行愈远,其智慧却愈来愈少!既然为道者要“损之又损”,那是否直接把“学”减损掉?“为学”和“为道”,是否是此消彼长、去彼取此的关系呢?一直以来,我是这样认为的,放下“为学”,才能“为道”,但隐隐总觉得不妥,又弄不明白其中的关系,直到我读了公众号“苏小和评论”中的若干文章之后,才对这一问题,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首先让若干哲学家出场,让大脑储备一些理解“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的先验观点。
克尔凯戈尔说,人不能透过客观性获得真理,真理只能透过主观性得以呈现,传统哲学将真理当成客观知识所展开的追求,是最大错误。
透过传统哲学的问题,我们需要反思我们自身:“我们孜孜以求的,是真理,还是知识?”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而知识,是否具有超越时空的属性?为时代而服务的知识,为权力而服务的知识,为利益而服务的知识,为阶层而服务的知识,是否在不断阻碍我们的成长、堵塞我们的生命?
康德说:“悬置知识,为信仰留出空间”。
当知识成为信仰上的障碍时,还必须悬置起来,为信仰留出空间。看来,为道者日损,不仅要减损骄傲、减损欲求,还要清理大脑中如同肥肉般阻塞我们思维流畅运行的知识。
亚里士多德说:“知识对人的影响力是非常微弱的”。
我们一直以来都认为知识就是力量,但是,知识,作为人类行为的一个工具,即工具理性,对人的影响力,远不如价值理性,社会学家马格斯·韦伯强调真正改变人类的是价值理性。而价值,关乎信仰。
基于诸上,再来重新理解“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这句话。为学和为道,并非去此取彼的关系。为学关乎头脑,为道关乎心灵。为学是知识层面的,与知识、技能有关,为道是信仰层面的,与真理、天道有关。
为学者通过不断的理性思辨,纠错前行、去伪存真、接近真理;为道者通过谦卑真诚的心灵,致虚极、守静笃、以虚空顺应天道、以谦卑领受真理的启示。
为学者同时也应该是为道者,反之亦然。为学者/为道者不仅要为自己的“私欲”和“贪求”瘦身,还要去“自我”、去“骄奢”,悬置阻碍信仰道路上的知识,去除妄见、去除知识的自负、理性的自负,以空杯的、温柔的、真诚的、谦卑的心灵,顺应天道、领受真理的光照,栽种永恒的道,救赎灵魂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