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闺蜜,每次我们因为一些事情吵架,她都要跟我冷战,每次都是我先主动去跟她道歉但是她还是不理我,而且她还把来跟我聊天的人都拉走,我感觉全世界都只剩下我一个人了。但是她和另一个同学吵架却总是很快好了,好像只是对我这样。”
这个女生是个很文气的小姑娘,声音细细弱弱的,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完成,跟她说过的事只要一遍就会努力去做到,在班里给我的印象是:很听话,很乖。谈话中我发现,在她的人际交往模式中,她也是这样一个“乖乖女”,她总是处于相对弱势的一方,不断地妥协、迎合。她特别渴求别人的认同、关注,受不得冷落,因此而变得有些敏感,而且特别在意对方的想法,很多次她都说道:“可我怕她们会……”。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越是向外索求什么,说明TA的内心越缺少什么。她太在意别人的想法,说明她有多么多么渴望从别人那里获得认同和关注。没错,这个孩子的内心,太缺爱了。这或许与她父母离异的家庭背景有关。她的成长过程中,并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关注与爱护,而且现在她在亲戚家中生活,她和我说过有“寄人篱下”的感觉。显然,她是一个长期感受不到爱,感受不到关注的孩子。
我们都渴望被爱温暖。对于这个孩子,怎么做才能得到爱,成为她无意识中一直在努力的事情,她选择的方式是妥协、压抑、退让、迎合,但没有成功。
然而,即便是在健康家庭长大的孩子,也并不清楚爱能从何来啊!不是吗?
“你听话,妈妈就给你买那个玩具。”
“只要你乖乖的,爸爸就把手机给你玩。”
“不许闹,给我听话!不然,妈妈不喜欢你了!”
……
我们是不是常常会听到大人这样对小孩说?或许自己也在听,也在说?其实,这些话就相当于在说:“你乖,才是爸爸妈妈喜欢的好孩子;你乖,爸爸妈妈才会爱你。”乖,不仅能够换来心仪的玩具,更重要的是,“乖”能够换来父母的爱啊!所以,我们从小不断被强化的获得爱的方式就是:要“乖”。
不只是孩子,我们这些大人不也是如此吗?尤其在恋人之间,常常会用牺牲自己的方式去讨好另一半,不断地妥协,一再划破自己的底线,尽可能地迎合对方的要求,只为了对方能够更多的爱自己,永远留在自己身边。我“乖乖的”,你总该爱我吧?
可是,即便我们已经表现得很“乖”了,为什么还是屡屡碰壁呢?事实上,我们越是那样努力“乖乖的”,离自己想要的爱却越远。
人,天生能够从操纵别人中获得优越感、满足感。如果你乖了,对方自然会因获得了满足而喜欢你,于是你就被“操控”了。也许你能从其中获得某种程度的关注,但这绝不是爱啊。这种关系其实真的糟透了,简直像一笔交易。
毕竟,爱是一种温暖的情感,它需要从心里生发出来。别再干那样的傻事了,“乖”并不能帮你赢得爱的奖赏。
对于那位学生,我指出让她自己听到她不断说着的“可我怕”,希望她可以从中明白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