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复习心理健康的评估,并我们讲过的各种评估方法,诸如幽默和撒娇等。您能提出一种评估心理健康的方法吗?
自我感觉今天比昨天有进步,看了文章知道赶紧去找相关的知识点。老师让提出一种评估心理健康的方法,我找了几个不同的评估标准,大体差不多。
老师说心理健康就是不好也不坏,这让我联想到对美女评价的标准:“多一分则肥,少一份则瘦”。这种状态是不是很相似。讲讲这句话的由来。
据传,在战国末年,屈原的学生、著名辞赋家宋玉曾写过一篇《登徒子好色赋》。所谓“登徒子好色”,其实是因为登徒子说宋玉好色引起的。两人互相指责对方好色,从而引发了一场流传久远的纠纷。可见,好色是一件极不光彩的行为。其中,宋玉这样写道:大夫登徒子侍於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体貌闲丽,所受於天也;口多微辞,所学於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
不知是为了争宠,还是真想尽忠,大夫登徒子在楚王面前这样议论同为臣下的宋玉:“宋玉这人,外貎文雅英俊,能说会道,而且生性好色,希望大王不要让他出入后宫。”
登徒子这番话说得很有些无聊,好像宋玉随时都有可能让那些后宫佳丽们红杏出墙似的。可是,楚王却是真的上心了,转过身就用登徒子的话质问宋玉。宋玉急忙自辩称:“容貎俊美,是上天所赐;能言善辩,是从师所学。说我好色,则是无中生有。”
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引文出处同上)
楚王似乎并不太相信宋玉的表白,继续追问他,你说自己不好色,你怎么证明你不好色?宋玉答:“天下之佳人,都不如楚国女子;楚国最靓丽的女子,又不如我家乡的美女;而我家乡最美的姑娘,就是住在我们东边的邻家女孩……”
下面,宋玉对邻家女孩的这段描绘,是中国文学史上刻画女子美貎的经典文字,可谓影响深远。
那邻家女孩美到什么程度?实在难以描摹,宋玉只好运用烘托的手法这样形容:“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阳城和下蔡两地的男人全都为之神魂颠倒。”
进而,宋玉说道:“如此艳丽动人的邻家女孩,趴着墙头足足窥视我三年,至今都没答理她。”
宋玉在十分夸张地表示自己不为女色所动之后,又对登徒子发起反击,极尽挖苦:“登徒子就和我不一样了。他老婆蓬头垢面,耳朵孪缩畸形,嘴唇外翻,牙齿参差不齐,走路东摇西晃,含胸驼背,还患有疥癣痔疮。这么一个丑陋不堪的女人,登徒子还频频与之行那男女之事,而且生下了五个孩子。到底是谁好色?请大王明察。”
在这场“谁为好色者”的纠纷中,宋玉占尽上风。尽管后世有人颇为登徒子不平,说他从不嫌弃丑陋的妻子,更未见异思迁,是个好丈夫的典型。但千百年来,登徒子还是作为好色之徒的代称进入了历史。而宋玉近乎矫情的不近女色,则成为被社会主流所赞扬的道德取向。这两个中国古人的纠纷,大概也恰恰反映了正统性观念的虚伪和矛盾。
若从心理学角度该怎样给二人做评判呢?
哲学讲对立统一,认为“任何事物都包括而离不开它的对立面”,由此可以推论:“两个互为极端的事物的相似度,要高于其中任何一端和中间事物的相似度。”这个推论告诉我们:人群当中那些极好和极坏者本质上属于同类。我们可以去仇视他们,也可以去学习他们,但是最好远离他们!
对此,弗洛伊德说得很通俗而见地却极为深刻。他在《性欲三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第26页)中说“在性欲的领域里,最高尚的和最低贱的总是相距最近”,而且还引用了《浮士德》序曲当中的那句话:“从天堂经人间再入地狱。”
————李克富
个人不掌握前人传下来的思想材料,不掌握相关理论的概念、观点和理论体系,没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即使实践再多,实践的时间再长,也不能提出任何新的概念和新的观点,更不能提出系统的新理论。我自己的评估标准是:爱过人,恨过人,没害过人,总得来说是正常人。这标准仅限个人感觉。
来看看心理学家们对心理健康的评估标准吧!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有不同的说法。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1、身体、情绪十分协调;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3、有幸福感;
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我国心理学家许又新先生提出衡量心理健康可以用三个标准。就是:体验标准、操作标准和发展标准。
这三个标准,也要联系起来综合地加以考察和衡量。
体验标准是指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为准,主要包括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
操作标准是指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如工作及学习效率高,人际关系和谐等)。
发展标准着重对人的心理状况进行时间纵向(过去、现在与未来)考察分析(而前两种标准主要着眼于横向,考虑一个人的精神现状)。发展标准指有向较高水平发展的可能性,并且有使可能性变成现实的行动措施。
我国心理学家郭念锋先生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条标准:
一、周期节律性。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比如白天思维清晰,注意力高,适于工作;晚上能进入睡眠,以便养精蓄锐,第二天工作。如果一个人每到了晚上就睡不着觉,那表明他的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处在紊乱状态。
二、意识水平。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水平为客观指标。如果一个人不能专注于某种工作,不能专注于思考问题,思想经常开小差或者因注意力分散而出现工作上的差错,就有可能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了。
三、暗示性。易受暗示性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围环境引起情绪的波动和思维的动摇,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他们的情绪和思维很容易随环境变化,给精神活动带来不太稳定的特点。
四、心理活动强度。这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一种强烈的精神打击出现在面前,抵抗力低的人往往容易遗留下后患,可能因为一次精神刺激而导致反应性精神病或癔症,而抵抗力强的人虽有反应但不致病。
五、心理活动耐受力。这是指人的心理对于现实生活中长期反复地出现的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这种慢性刺激虽不是一次性的强大剧烈,但却久久不消失,几乎每日每时都要缠绕着人的心灵。
六、心理康复能力。由于人们各自的认识能力不同,人们各自的经验不同,从一次打击中恢复过来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恢复的程度也有差别。这种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称为心理康复能力。
七、心理自控力。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当一个人身心十分健康时,他的心理活动会十分自如,情感的表达恰如其分,词令通畅、仪态大方,既不拘谨也不放肆。
八、自信心。一个人是否有恰当的自信心是精神健康的一种标准。自信心实质上是一种自我认知和思维的分析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提高。
九、社会交往。一个人与社会中其他人的交往,也往往标志着一个人的精神健康水平。当一个人严重地、毫无理由地与亲友断绝来往,或者变得十分冷漠时,这就构成了精神病症状,叫做接触不良。如果过分地进行社会交往,也可能处于一种躁狂状态。
十、环境适应能力。环境就是人的生存环境,包括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工作性质、人际关系等等。人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可以通过实践和认识去改造环境。
还有一位心理学者马建青提出了心理健康的七标准:
一、智力正常。
二、情绪协调,心境良好。
三、具备一定的意志品质。
四、人际关系和谐。
五、能动地适应环境。
六、保持人格完整。
七、符合年龄特征。
以上列出了对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标准的不同的解释。尽管表述不同,但总的原则也差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