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所标准的农村薄弱校,我在其中任教了10年,扎根于此,目前还没有离开的可能。这么多年的教学,所见所闻所感,是我对农村教育的一种失望。这种失望源于对教育的一份热爱。今天写一写关于农村薄弱校的高三化学总复习。要从以下五个层面展开。
一、高考基本情况
自从福建省恢复高考全国卷以来,农村学校的学生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困难,每天还是早出晚归,废寝忘食地学习,刷题,可最后出来的结果令人无法接受。无论是2016年还是2017年,我们学校的理综平均分基本上从福建卷的160左右,突降到100分左右,其中化学科的平均分不到35分。这种断层式的下降,令人胆战心惊。我们在寻找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发现很难有所突破。试卷太难了,我们学生基础太差了。凭借他们现在的基础与努力,高中三年是远远不够的,想要获得更好的成绩,可能需要更早就开始付出努力,提升自我,或者选择复读,利用多一年的时间来整理,才可能有所进步。
我们学生的问题,从卷面上分析,一个是选择题比以前难以得分。化学总共7个选择题,涉及4本教材内容,学生能够做对5道的很少,大部分是得3-4个选择题。很大的原因在于试题难度加大,创新性较大,学生掌握的死板的知识很难对付灵活多变的高考试题。同时学生在审题、阅读理解的能力,特别是古文理解的能力欠缺,导致简单的化学原理的古文表述,看不懂得不了分。另外一个,三道大题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对文字表达、化学素养的要求比较严苛,致使我们学生不够严谨的学习态度,吃了很大的亏,有个别题目即使学生表达的主要意思是和答案相符的,但是由于表述上的不够严谨、漏洞,致使能得分的题目导致得不了分。我们的学生无论实在化学综合实验题,还是在原理题,还是在化工流程题上,均难有建树。最后是选考题——物质结构与性质。这一模块的知识点如果仅仅基于高中教材、考纲的考察,相信我们的学生通过一两个月的努力可以获得高分,可是全国卷的考察不拘泥于考纲与高中教材,其素材往往来自大学无机化学,或者是最新的科研成果,或者是某个边边角角的东西。这些东西使我们学生平常不曾接触到的,在高考中突然见面,基本上是被吓了一跳,招呼都打不来,更别说对它进行解剖得分了。
综上,我们学生基础差,努力不足,加上高考难度超过学生的承受能力,高考成绩上很难看。
二、学生学习特点
我们农村校的学生,成长在比较安逸的乡村,竞争压力不是很大。不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很少有危机意识,不会有学习成绩差以后没出路的这种认识。反映在学习上,就是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缺乏钻研精神和拼劲。学生和家长不会因为成绩差一些而上蹿下跳,不会主动去找教师补课,也不会去或者没有机会去参加校外补习班。很大一部分家长还停留在2015年前的福建卷,学生稍微努力一下就可以考上本科,甚至不屑于上本三院校。殊不知在2016年开始,想要上个本科院校,对农村孩子是有多困难。以我们学校为例,本科上线率从2015年前的60%左右下降到2016年、2017年的30%左右。原来普通班的学生基本上会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能考上本科,甚至是本一;现在即使是重点班也才一半左右上得了本科,本一人数也仅仅个位数。我们的家长视野不开阔,对高考的困难程度认识不足,对成绩差的困境认识不到位,因此基本上没有给孩子补课的意识。
我们的学生也缺乏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对于一年后将要进入什么样的大学没有期许,没有展望;对自己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也没有一个初步的打算。前途在哪里,我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渺茫的前途,毫无规划的人生,让他在高中阶段没有学习的动力,没有学习的拼劲。也许,考一个专科也就可以了,也有可能自己很幸运滴考上了本科呢!其实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奢望,如同海市蜃楼,远远看着很美。
我们学生的成绩差是有原因的,除了动力不足,另外就是学习习惯很不好,很不科学。首先是课前没预习。不客气的讲,我们的学生全部都没有在上课前把功课提前预习,找出针对自己的重难点。这可能在于他们没有预习的习惯,他们习惯于课堂听一听,课后马上做作业。能够保证当天作业全部做完的,基本上就认为自己是三好学生了。还要求课后先复习,做完作业再去预习新功课,这绝对是天方夜谭,无理要求。没做预习工作,也源于他们基本上没有预习的时间。为什么没有?作业太多?做作业太慢?是的,对于他们来讲,这些都是原因,而且是主要原因。为什么好学生会有时间,除了做作业时间,还有课外提升时间,还有参加兴趣活动时间,还有预习功课的时间?这是不可能的,同样都是中午12点放学,下午5点放学,晚上4节晚自习,明明是做完作业已经凌晨12点了,哪还有时间预习呢?我们学校的学生,你问问他做作业的时间,2道数学题就可以做2节课,再加上3道物理题,整个晚自习就结束了。很耗时对不对?是很耗时,但是为什么会这么耗时,他从来不去分析,即使老师跟他苦口婆心地说上10遍:课后先复习再做作业,弄清楚了当堂内容再去刷题。可是左耳进右耳出,几乎没有听得进去的学生。还有一部分学生,可能他也想着要去预习,他以为预习就是书本看一遍,至于书本到底讲什么,哪些知识我已经掌握,哪些知识是需要我在课堂上重点突破的,我不知道。归结起来,就是不知道如何做预习这项工作。不知道如何预习,没时间预习,导致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常常跟不上老师的教学思路,甚者都不知道老师今天讲到哪里。
以上原因导致一个更要命的后果——听课效率低、精神不集中。长期的低效率甚至是无效的学习,磨平了我们学生学习的棱角,变得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找不到学习的兴奋点。于是,课堂上不想动笔,老师要求书写个化学方程式,不愿意写;要求背诵一下核心知识点,懒得背诵;要求思考一下碳酸钠的水解原理,懒得动脑,懒得交流。大部分的学生都得了懒癌,不愿意动手动脑。甚者是一整节课就趴在课桌上,装睡。他可以装睡一整节课,有的可以睡半天,个别的一整天,一整个星期都埋着头,装睡。把他喊起来听课吧,摇头晃脑,或者与上下桌瞎聊,或者双眼紧盯着你,让你毛骨悚然。久而久之,老师们就不愿再理他们,随他破罐子破摔,随他自生自灭。我们无能为力。
三、高三复习特点
我们校高三复习有以下四个特点,时间跨度大、复习效率低、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初级、历次考试进步不明显。身在农村,我们自上而下都有一种自卑感,感觉自己就是低人一等。实际上上头也是这样对待我们的:任何的评优评先城市优先;任何的开会讲座,我们只有乖乖坐着听的份,即使偶尔叫你起来发一下言,你的意见也只是笑料而已;所有的政策制定都以一中学生为参考对象。所以考的试题以一中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主,试题的难度基本无视我们农村学生的需求。即使是平常的期末考试,我们的学生成绩基本上也是30-40分,想要及格,对不起,你如果及格了,这试卷对我们一中生而言是一张废卷——太简单了。因此,我们也自己作践自己,从高一开始,每天晚上晚自习,周六都要补课。我们的一中六中可都是没有晚自习的。我们生怕学生不自觉,要求所有学生都来晚自习。这样我们学生看似都在学习,实际上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来晚自习,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否需要另外找人补补课,完善一下知识结构。
我们时间上看似抓得紧,实际上没有成效。教师在低廉的报酬下超负荷工作,课堂的效果就就很不明显,甚至很多课堂是无效的。因为教的好与不好,没有关系,职称与教学无关,工资与教学无关,福利与教学无关,幸福感与教学也无关。但是我们的教学进度在整个市里算是一流的。我们一般是从高二下的半期考之后就开始了高三总复习,一直复习到高考前一天。我们复习的时间跨度之大,让我们自己也大吃一惊,这么长的复习时间有效果吗?我们的老师、学生不会感到疲倦吗?呵呵,我们的领导不会在乎这个,他在乎的是你有花时间在做就是对的。时间很长,效率很低,甚至大部分时间都是无效的。我们追求复习的进度,按照教学进度来安排复习的内容,而从不去考虑我们的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在平均分30多分的基础上,他真正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在规定的时间段里,他到底掌握了该掌握的了吗?是不是需要额外安排时间来专项突破一下,专门研究总结一下一段时间以来的学习和收获。这一点,我们的主管部门、我们的学校领导他并没有很在乎,他在乎的是你有没有按照教学进度安排教学,期末考考察的知识你上完了没有。计划于进度这种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标志,被强烈应用到现代化的教学上,削足适履。在进度要求下,在考试范围规范下,我们的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来研究总结,来精进他的解题技能,导致的后果是他的知识储备不扎实,题目一旦变通创新,就完全不知所措,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时间在推移,教学进度进展快速,考试一个接着一个到来,成绩却坚如磐石、稳如泰山,保持恒定,低分。期末考的成绩、第一次省质检的成绩、高考的成绩,保持惊人的一致,不起伏,不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