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加入了一个读书会,读的第一本书就是之前被安利无数遍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居然是一位中学辍学的人写的。我到网上去翻看了关于他的资料,看到介绍的寥寥数字并没有什么,先是说中学中途放弃,后面说大概有四年的时间,利用各种空暇时间接触精神病人,而这本书就是源于那个时间得到的访谈录。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心情先是很崇拜,觉得一个初二辍学的人,能自学这么多不同的学科,并做出与常人不同的举动,这种内在的驱动力着实令人佩服。介绍里写他一度沉迷于宗教,哲学,量子物理,非线性动力学,心理学,生物学,天体物理等学科。
随着阅读的逐层深入,故事也渐渐有了不同的面貌,大部分的故事讲的是高智商的所谓的“疯子”“精神病人”,他们都是在某一个领域有自己的独特看法,但这些看法并不为人所接受,所以就成了所谓的正常人眼中的“疯子”。
书中的很多患者的观点非常有意思,例如,有遇到外星人的患者,外星人认为地球文明其实非常发达,但是为了掩饰这种高度发达的文明,就用一群并不聪明的吃瓜群众作为主体。还有有的病人认为石头其实是生命存在的另一种形式,并痴迷于研究各种植物动物。在石头眼中,人类不过是一种速生速死的存在。其实在高分子关于流动性的介绍里面也有这样的描述,时温等效性的概念。有一句话是说,在上帝眼中,群山也是流动的。还有关于量子力学,量子电运等。有一个关于如何记载大量的信息的方法很有意思,说是把某一个东西看作1,然后在它上面找到一个点,这个点对应的坐标有无穷尽小数点,那么我们只需要记住这个点的位置,然后读取这个位置,就能读取非常庞大的数据量。而这个数据,经过解码,会变成非常有意义的一些数据,例如整个文明状态的记录。用这种方式,可以用很小的存储量来记录大量的数据。关于反引力装置的,关于超弦理论和多宇宙假说的。甚至到另一个患者那里,这一些都被推翻了,认为所有不能解释的现象不过是一种魔术。就好像在一条蛇身上涂上蓝色,只剩下头和尾,然后放到一个蓝色的背景下,让蛇自由的扭动。如果把这个过程用DV记录下来,你会看到的是一条蛇的头和另外一条蛇的尾巴在动,中间是静止的。一般人会觉得奇怪,这两者是怎么关联到一起,然而其实他们本就是一体的。只是观测者角度的问题。还有的患者,会觉得自己的存在就是为了衬托光明的存在,所以自己宁愿做撒旦。大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在。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是偷取时间的故事,认为手掌横纹有四条的人都是时间偷取者,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偷取别人的时间,以使自己保持年轻,而被偷者会比平时老得快。
有一些记录则完全没有因果,也没有什么离经叛道的推理。例如,有个患者在熟睡中面目会突然变得及其狰狞,因为这个,妻子要求离婚,而本人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当时为什么那么做。但是当患者自己时候观看录像时也被自己吓了一跳。而后患者自愈。也无任何征兆。有一个患者在夜里会忽然感受到大风,整个人呈现的状态是死死抓住周边的东西,整个表情也是在经历一场大风的样子。但是从录像上看,一切都很平静,并没有任何的大风。而这个患者也会在某一天夜里突然因为抵御大风而死亡。诊断为急性心痉挛导致。有的患者就是很纯粹的大家觉得是精神病,例如,特别喜欢捉弄人,讲很恐怖的故事,讲的就跟真的经历过一样。等到听的人不自觉代入其中,才发现不过是被糊弄了。还有的是纯粹的杀人狂,觉得自己的存在就是为了杀人,而且能从杀人中获得快感。还有的就是对冥想这件事情有了执念,自比为古人的闭关修炼。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只放水和馒头,一次一点延长闭关的时间,最后吃一个苹果作为整个闭关的结束。
书中也有些患者的观念触动到我,例如,
“很多精神病人在发病前都是好好的,但是一下子想起什么后,就从一个极端滑到另一个极端去了。一分钟前还在高高兴兴地看电视,一分钟后就不看了,难过地蹲在角落哭。当你去问为什么的时候,要不就是得到一个奇怪的答案,要不就是被 拒绝 。而且 ,你接触这么多患者 ,一定发现了他们的一个秘密。”
“你说的那个矛盾,是一种孤独感。虽然为此痛苦不堪,但是又尽力维护着那种孤独感。经常是处在一种挣扎状态:既希望别人关注、关心自己,又不知道该怎么去接触和回应别人,于是干脆直接拒绝。可是骨子里有时那么的渴望被了解,渴望被理解,渴望被关注......”
之前有看过一篇文章,说一个人害羞,害羞到极致就表现为淡漠,对什么都无所谓的态度。我在想之所以这些观点触动到我,是因为我自己对号入座了。因为我自己觉得内心的自己是一个极度害羞的人,有一种孤独感,既希望别人关注关心自己,又不知道该怎么接触和回应别人。于是干脆直接拒绝。高铭自己也是这么一个人,所以他才有了要去访谈精神病患者的驱动力。
再回头谈到在网上查到的资料,每个人的眼神里面都有一些东西,高铭的眼神里,透着一丝了然于胸的淡然,一种对现实的无奈,还有一身的疲惫,也许了解得太多,反而对他是一种负担。
看完这本书之后,总体的感觉是在看科幻片,不停的切换视角,几乎每一个带点推理的故事都可以变成一篇短篇科幻小说,而每一个无甚推理的故事都是一个短篇的惊悚悬疑恐怖小说。这本书最后结尾的章节,作者大概猜到读者们会对故事的真实性存疑,故意回答了一下。老实说,回答了和没回答是一样的效果。如果你认为是假的,作者会跟你说是真的;如果你认为是真的,作者会告诉你是假的。另外给的忠告是,不要看文字本身。好像只是在告诉读者们,作者知道此刻你的心里在想什么。而作者在想什么,对不起,你猜猜看。
关于作者是如何在访谈的时候做到能出入自如,他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论解释。访谈之前,把自己放空,空杯心态,谦和恭谨,尊重对方并表达了自己对对方的极大的好奇。在接受了对方的一番描述之后,又如何做到不被影响?有一篇叫做朝生暮死的篇幅专门介绍了这个方法。就是到晚上把自己放空,一切归零。Tomorrow is another day.
其实还是觉得作者在心理学方面还是有其独到之处。能做到这样算是不错了。感谢他能把自己做的事情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展示了另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已经向朋友推荐了这本书。这本书也是少数我能废寝忘食读完的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