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本质是戏剧!
而戏剧的关键是情节!
情节其实就是矛盾的冲突!
而冲突又有很多种,主人公与内部世界的冲突,主人公与外部环境的冲突。一个向外一个向内,几乎包含了一个人所要面临的所有问题。
回到问题:为什么要用人生不顺利的人做主人公?
1是给观众代入感,让观众伴随着主人公一同成长,感受主人公的生活,这样子,观众对于主人公的状态才能够理解。
主人公所遭遇的困难事情,或许正是观众在现实中所真实面临的事情。(女友分手老婆跑路啊,被人欺骗啊等)
主人公如果是一个很窝囊废的人,也会让给观众一种喜悦,在一场电影里,你会跟着主人公的脚步,一同成长,你看着他成长,然后成为拯救世界的大英雄,这样子你会为他高兴,这就是代入感。
相反如果找一个,做什么事情都很顺利的人作为电影的主人公,那么他给观众的感觉就是他太过完美,似乎没有什么困难能够难住他,观众就不会产生代入感,觉得他太过,陌生,和高大。
当然主人公越不顺利,一些观众反而会越喜欢,这是所谓虐主。但是也不能一味的虐主,在虐到一定程度后,需要有一个改变,让主人公打败他的对手,从而让观众情绪转变。
2则是塑造人物形象。
一部电影,最重要的说是情节,但是情节其实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所服务的。而且最关键的是塑造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编剧,他写这个故事,第一个,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告诉观众主人公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他没有办法通过言语向观众介绍主人公,唯一能做的便是通过很多的事件来表现主人公的性格。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不要看他怎么说,你要看他怎么做。主人公在事件中的所作所为,其实反映的就是主人公的性格。即行为动作决定了人的性格。
一个有一些性格小缺点,但是,在大品格方面很坚守的人,是一个绝佳的主人公选项(或者他曾经被某些事物所迷惑,但在电影结局的时候,他一定会幡然悔悟)
因为这样的主人公是最真实的,他就像电影院里你和我一样,和所有的普通人一样!都是有些问题,也会有他的小麻烦,但是他身上肯定会有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或者说他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了他的困难,开始了新的生活。
观众需要的是这样的故事。而不是那些已经很成功的人的故事。
观众喜欢在银幕上看到比他们弱小的人受罪,但是绝不愿看到比他们成功的人还要在银幕上继续成功。这可以算作是第三点吧,观众心理诉求。
电影故事需要的是引导向上的东西,讲所有故事最重要的法则是“好人必须赢”。当然也有例外,但是这种例外的故事,肯定会在其中留下某些伏笔,或者说转变。如果说好人必须赢是"经典情节"的话,那么例外的则是反英雄故事,或者说"非经典情节"。它对应的不是艺术成就的高低,而是一种叙事的模式。
最后,一个不顺利的主角可以完美的展开故事。人们喜欢看电影主角一步步打败困难,获得成功。这就是所谓的影像造梦。
2018.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