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在朋友圈见到一个时尚大V发了一家 cafe 的美照,很有设计范,在粉红偏橘的晚霞中,这家 cafe 的手写体招牌显地更加令人神往。随后,我又在一个本地微信生活大号看到这间店的推文,极简的设计,暖黄的球形玻璃灯依次排开,大学教室式的台阶式座位,让人可以随意进行休憩、聊天,怎么看都是美好、舒服的模样。
恰好一位女朋友约我周末出行,我便推荐了这家店,她兴奋地答应了。
那天,我们带着期待的心情去找那家店,35度艳阳下,出乎意料地难找,在一个很偏僻的工人宿舍区旁边的一座小楼,外面其貌不扬的装潢,要不是有招牌在,几乎找不到这间 cafe 的入口。我们冒着满头大汗进了店,突然有点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我们互相看看对方,仿佛看到了对方呼之欲出的那句“怎么是这样的?”。
在公号推文里带着极简 loft 工业风的一根根墙柱,实际上看上去像是装修还没完成的粗糙样子,灰白的地板不算干净,有很多石头小渣子,cafe 的主体确实是有个大阶梯间,很多人坐在上面聊天,但是和朋友圈的时尚号大V发的,或者和公众号发的闲情逸致模样完全是两回事,形形色色的人在上面或半躺着、或全躺着、盘腿坐着,雅观的不雅观的坐姿齐齐聚集在这一堂上,突然有种来到公园的错觉。
特别设计的桌子,黑白格子,在照片里特别舒服,但是当我看到的时候,觉得真的是非常不用心的设计,和早期的大学澡堂里的洗衣服台子如出一辙,文艺之气荡然无存。整个空间特别大,特别空旷,而且也不加修饰,空到像是就地找了个空闲场景就开咖啡厅的感觉,什么设计感、文艺感,其实都是拍照的角度问题。
唯一比较不错的是露台,和推文基本一致,就是下午的艳阳,把想出去的人都逼了回来,只剩下几个凹造型自拍的勇士。
我们点了杯橙汁、咖啡和蛋糕坐了下来,看了下周围的人,大部分都是年轻的小女生,画着风格差不多的妆,一字眉、和整个妆容、服装搭配不太协调的大红唇、淘宝最常见的吊坠形耳环,张大奕、魏彦妮店里最热卖的衣服,她们在自拍、拍食物、调滤镜、合拍一类的。莫名觉得这些女孩,在最好的年纪,争先恐后地活成了同一个模样。
往远点的看,那几张桌子每张都有个美女在作喝咖啡状、拿着本书作看书状、看着远方的深思状,旁边有个摄影师拿着单反对着一直咔嚓咔嚓,更有甚者带了反光伞(这样拍照光线可以更柔和些),“头抬高点”、“脸再侧一点”、“好的,非常好看”,一张张咖啡桌鳞次栉比的景象,突然有点恍惚,想起很多淘宝模特都是跑到一些文艺的场合拍宝贝图的。
然而即使是这样名不副实的场景,还是无法阻挡人们乐此不彼地修图,将此番“美好”的景象纷纷发向朋友圈,让别人看到自己美好精致的模样。我是实在是有点不理解,我想到很多去日本奈良的人,也会发出温馨的喂鹿照片,一副爱护动物、人鹿和谐共处的模样。但实际,去过的人都知道,奈良的小鹿被人类骄纵地凶悍又贪婪,追着人类要吃的,吃不到就咬人。很多时候都是小女生都被追着跑,小手捏着饲料,小心翼翼地伸向小鹿的嘴,然后嘴里向友人念叨“快拍!快拍!”。把鹿当做自己温馨可爱的人设道具之后,便跑到一边,拿起友人的手机“我刚刚表情怎么样,没有出糗吧!这些鹿真的太凶了!”。
这样的怪相随着我的年龄增长,越来越常见,他们的表现和他们的内心的真实想法,并不全然是一回事,甚至南辕北辙,那为什么还要这样呢?我一直都想不明白。
也许不是每个人都和我一样较真,如果“不是”的事情我可能不会说出口,但绝不会说它“是”。而在我知道有些人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之后,突然他们身上的光暗下去了。是否异类就我一个?
叹气之时,还是决定看看那些我喜欢的人,找回点归属感。打开了一个非常可爱又上进的生活博主妹子的公众号,发现她在给那家咖啡店写了篇非常用心的软文,忽然好像有些美丽灿烂的火花又湮灭了。